訊息傳回國內,頓時迎來了網友們的怒贊!
“瞅瞅,這才是國際大導演,聽聽人家說的這話,大氣磅礴!”
“兩方對比一下,陳凱哥是真的遜啊,什麼從來沒看過《入殮師》,這話一聽就透著一股小家子氣。”
“反正兩部電影我都看了,《入殮師》就是比《梅蘭芳》好,票房也比它高!”
“我也這麼覺得,而且我打心眼裡就不喜歡陳凱哥,這人拍的電影一點都不接地氣。”
“驕兵必敗!”
國內的訊息又反饋到了柏林,陳凱哥看著網上的評價,一張臉黑的像鍋底似的。
他確實沒看過《入殮師》,這是屬於他自己的驕傲!
他覺得只有蔑視對手,才能夠讓自己保持自信!
可怎麼到了媒體嘴裡,就成了“驕兵必敗”呢?
“哼,等我拿到了金熊,看伱們還能說什麼!”他很有信心,因為《梅蘭芳》在柏林的首映很成功,幾位評委都給予了高度讚譽。
至於競爭對手的電影,他是不會去關注的,因為他覺得沒什麼必要。
一個主要講述了給死人化妝的故事,怎麼可能比得上他的戲曲大作?
2月7號,《入殮師》在柏林電影節開始了正式公映。
在陳飛的邀請下,此次電影節的幾位評委盡數到場,觀看了這部題材蠻特殊的電影。
當看到陳飛拿著嗩吶,遙望雪山,奏響那首《大出殯》時,幾個評委哪怕已經看過好幾遍這個畫面了,但還是深深的為之而震撼著!
蒂爾達·斯文頓更是扭過頭,小聲對陳飛道:“Fei,為什麼我一聽到這個曲子,就有種想要躺下的感覺呢,它好像有種非常神奇的魔力。”
陳飛莞爾一笑,“這就叫做音樂的力量!”
&ne 的時候也整一首合適的曲子。
蒂爾達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看著熒幕上那道挺拔的背影,眸光閃爍,似乎是下了某個決定。
柏林電影節的閉幕式在15號,也就是說,這期間將會給予評委們整整十天的評選時間。
而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的電影,在這期間則需要儘可能的提升影片知名度,吸引到足夠的觀眾支援。
這將涉及到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的評選。
打廣告、上節目……這是其他電影的宣傳方式。
而《入殮師》的宣傳,將另闢蹊徑!
~
8號上午,眾人早早起床,一同匯聚在了酒店大廳內。
“每人一疊傳單,發完為止。”
陳飛將印有《入殮師》宣傳語的傳單分別發放給了眾人,並且給他們安排好了發放路徑,以及發放的話術及策略。
‘發傳單’這個方式還是李洋教給陳飛的,當初他第一次來柏林宣傳《盲井》時,用的就是這個方法。
而且後來宣傳《無人區》的時候,他也是用了這個方法。
根據他的經驗,如果傳單發的足夠多,帶來的宣傳效果是比參加各種訪談節目還要更加有用的!
而今天,他將再次帶給柏林民眾們一場來自於“發傳單”的震撼!
目送寧皓他們兩兩組隊離開,陳飛抱起了屬於他的傳單,然後返回房間,將早就準備好的道具拿了出來。
這是一輛…腳踏車!
走出酒店,將傳單牢牢卡在一側的車架上,陳飛再次檢視了一下系統公佈的最新任務。
【挑戰任務:(在柏林街頭進行一場炫酷刺激的腳踏車雜技表演,並獲得30000點聲望值)難度係數7顆星,完成任務可獲得A級獎勵盲盒。】
系統任務是有時效性和地域性的,這是陳飛很早之前就發現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