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主會場中,陳飛坐在了獅門製片部經理斯金·博利克和凱文·費奇的正中間,安靜等待著臺上的主持人做開場前的介紹。
斯金·博利克頗為好奇的問著,“Fei?功夫我知道,這是你們華夏的特色,熊貓我也清楚,這是你們的國寶,可一隻會功夫的熊貓,它是真實存在的嗎?”
“呃…”
陳飛突然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向他解釋,思索片刻,他答道:“看完電影之後你就明白了。”
就讓“功夫熊貓”成為一個美麗的誤會吧!
在主持人的邀請下,陳飛和製作團隊登上了演講臺,暢聊了一些關於動畫製作中的趣事和攻破的難關。
隨後,首映禮正式開始!
《功夫熊貓》的整體情節其實很簡單,就是講述了本來毫無本領的主人公“熊貓阿寶”,經過多日努力終於練就一身本領,擊敗了反派角色“太狼”,從而保護了整個世界的好萊塢式英雄故事。
這種故事在好萊塢極其常見,大多數A類製作的科幻大作都是這個故事架構。
類似於《鋼鐵俠》、《蝙蝠俠》、《超人》等電影,都是使用的此類故事結構
但與其他“英雄故事”不同的是,《功夫熊貓》在極具“好萊塢”味道的商業製片體系內融入了眾多華夏文化元素。
例如如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行雲流水的中國功夫、具有水墨畫風格的山水環境……
這是一部將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元素和功夫元素相融合的動畫電影,同時還將英雄主義的成長故事融入了其中,形成了許多人鍾愛的風格。
在電影播放過程中,陳飛特意的關注了現場眾人的表現。
當虎拳、蛇拳、猴拳、鶴拳、螳螂拳等動作招式被動物們生靈活現的表現出來,現場響起了陣陣歡呼聲!
受邀來觀影的觀眾們更是揮舞著拳頭,學著影片中的動作,一個個學的極為認真。
而且為了能夠更好的體現出《功夫熊貓》的故事核心,在後期製作中,陳飛特意請來了好萊塢著名配樂家漢斯·季默和約翰·鮑威爾以及國內的數位國風大師,來為本片進行配樂。
他們在電影的配樂中將西方的交響樂與中國的民族樂相結合,為電影打造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音樂!
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中國民族樂器,如二胡、笛子、古箏、琵琶等絃樂與鼓、鑼等打擊樂器進行演奏,採用中國民樂特有的五聲調式進行譜曲,融合了中國地方音樂的節奏素材,緊密地與電影中所表現的中國文化元素相連,展現出極富中國色彩的功夫故事。
而在這方面,國內的幾位著名音樂家出了很大力氣。
電影中共融入了17段音樂,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由主題曲《英雄》發展演變而來的、在電影中承擔敘事與表達情感作用的音樂,如《烏龜登山》、《智慧桃樹》等曲目。
而另一部分則是在電影展現重大場景和關鍵事件時烘托氣氛的配樂,如《橋》、《太狼出逃》等曲目。
國內外的各個音樂家可謂是竭盡全力,展現出了對中國音樂進行深度研究和分析的成果,將中國音樂元素與電影進行了優異的結合!
更令人震撼的是,為了創作出一個原汁原味的“功夫武俠世界”,陳飛在影片中特意融入了很多中國的古建築、繪畫、雕塑以及功夫等有關於中國文化的視覺元素。
在種種元素的加持下,一部同時擁有好萊塢式英雄故事,以及華夏文化傳統元素的電影就此誕生了。
92分鐘的時長,現場所有人都沒有中途離場的意思,全程都給予了高度關注!
當片尾的鳴謝畫面出現時,霎時間,整個會場中響起了連綿不絕且震耳欲聾的掌聲!
“Oh!Yes!這簡直是我看過的最棒的一部動畫電影!”
斯金·博利克很是誇張的大喊著,眼中滿是期盼。
獅門什麼時候也能做出這樣的電影來呢?
而與此同時,就在距離陳飛只有不到兩米遠的位置上,迪士尼的CEO鮑勃·伊格爾的眼神極其複雜。
他怎麼也沒想到,就在剛才,他竟然看到了一部非常優秀、且毫無瑕疵的動畫長片!
其實從《功夫熊貓》的片頭出現在大熒幕上的那一刻,他就隱隱發覺這又將是一部優秀的頂尖製作。
電影片頭非常大膽的使用了手繪動畫,融合了皮影戲的風格元素,隨後又迅速轉變為更為明亮、鮮豔的電腦動畫,利用藍天、山谷、夕陽等自然美景來描述華夏的優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