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明不得不平靜一下情緒:“李工,您的話講完了沒有?”
那位高工名字叫李銘巖,是一名電子方面資深工程師,與會者有好幾個是他帶出來的,所以有很大的權威。當他面對老闆的質問,顯然從容不迫:“我該說說的都已經說完了,現在請楊總定奪吧。”
楊啟明並沒有貿然發言,又把臉轉向了右首的高工:“馬工有什麼想說的嗎?”
這位高工名字叫馬奉先,論資歷甚至比李明巖更老,還在國外闖蕩多年,是一位非常有權威性的電子工程師。
他顯得比李銘巖沉穩得多,面對楊啟明的詢問,只是淡淡的回一句:“如果TR15專案研製難度不大,以我們公司現有的機械裝置能擺平的話,我並不反對承攬這項工程。畢竟可以利國利民嘛。不過,這要在不牽扯公司研發新產品的前提下。”
楊啟明眉頭一挑:“這恐怕做不到。關於TR15的設計圖紙,我昨天幾乎研究了一宿。它是我們公司從未經歷的高精度電子元件。我們要想拿下它,就必須集中公司的所有技術力量。”
馬奉先疑惑的眼神:“那我們還有精力研發新型電子產品嗎?”
“當然研發。不過,我們公司所有的研發工作都必須為TR15讓路。”
馬奉先又不禁質疑:“您一直把TR15專案看得如此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公司走出目前的困境嗎?”
楊啟明淡然一笑:“如果從經濟方面,TR15對我們公司並沒有任何幫助。我之所以看重這個專案,完全是以社會效益來考量的。因為我們是為國家的超級工程服務。難道這還不會激發我們的員工的榮譽感嗎?”
李銘巖這時忍不住插嘴:“所謂的榮譽感能給我們帶來豐厚的收益嗎?假如我們能夠順利研發那種電子元件,國家到底能出多少錢?”
楊啟明側頭瞥了他一眼:“我如果說這是為國家義務幫忙,你覺得不可以嗎?”
李銘巖臉色一變:“楊總不會是開玩笑吧?”
楊啟明表情顯得異常凝重:“李工覺得我是在開玩笑嗎?”
李銘巖一怔:“請楊總要三思呀。我們公司目前已經遭遇到極大的困境,正面臨產品轉型之痛,如果要傾全公司之力去研發一個只用於FAST儀器上的幾個特殊元件,就會把公司的未來逼到難以轉圜的絕境上來的。”
他的話立即引來了其他員工的交頭接耳···
“是呀,我們不能冒這個險呀。”
“楊總要三思呀。”
“咱們公司跟國家相比,各方實力簡直是微乎其微,這又何必自討苦吃呢?”
楊啟明面對屬下們的發對,心裡極為不快:“大家是不是危言聳聽了?”
馬奉先則一針見血:“楊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的考慮恐怕結果更糟。假如我們公司要把全部科研力量都投入到TR15元件上而錯過了研發適合市場需要的新型電子產品,那對我們公司幾乎是致命的。目前市場的高階電子產品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們如果保守一點,就會落後於同行們,甚至會被市場淘汰。”
楊啟明還未發言,李明巖立即大聲附和:“馬工的考量也正是我所擔心的。我們公司是商業性的公司,一切都要以經濟利益為重。再說,我們要淘汰一下落後的產能本來就會讓我們公司傷筋動骨,怎麼可以再承攬一點所謂的面子工程呢?再說,我們公司還沒有把握能夠成功研發這種特殊的元件,一旦失敗了,恐怕會一蹶不振。”
大家又紛紛七嘴八舌:“請楊總要三思呀!”
楊啟明深吸一口氣:“大家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會議現場頓時一片肅靜。
楊啟明緩緩站了起來:“同志們,請你們聽一聽我的心裡話。”
大家齊刷刷把目光投向了他。
馬奉先瞥了他一眼:“請楊總坐下來講吧。”
楊啟明搖搖頭:“不,我現在很激動,恐怕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