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宋代詩人朱熹《春日》一詩中的千古名句。用此句詩來形容此時此刻洛陽長夏門外的迷人景色,是再合適不過了。
週而復始的歲月年輪就像是一個從不失信於人的使者一樣,待到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之時,他就會把那位美豔絕倫的“春姑娘”準時送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
春姑娘拿起她那支充滿神奇魔力的畫筆,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數幅絢麗多彩的迷人畫卷。
一日清晨,許思聰像往常一樣來到長夏門外的山坡上極目遠眺,他望著遠處來來往往的行人和周圍美不勝收的迷人景色,久久不願離去。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雲霧繚繞,遠方冉冉升起的朝陽喚醒了沉睡已久的蒼茫大地。
看看腳下,嫩綠的小草經過陽光的照耀和春雨的滋潤後破土而出,剛剛甦醒的它們伸了伸懶腰,似乎在說,我要快快長大。看看眼前,隨風舞動的垂柳上長滿了翠綠的枝椏,時而飄落的柳絮散落在地面之上,互相追逐打鬧、嬉戲玩耍。看看遠方,碧綠色的湖面就像是一面偌大的鏡子,使周圍各種奇異景色的影像紛紛映入鏡中,而不時來到湖面之上戲水玩耍的鳥兒更是為此美景增色不少。
如此美景卻無佳人相伴,這不免讓許思聰的心裡多少有些悲傷。
自從那日與隋悅暄見面之後,許思聰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這個和自己僅有一面之緣的女子。自此之後,許思聰每天清晨都會來到這裡等待著隋悅暄再次到來。可是,自從那次見面之後,隋悅暄就再也沒有來過此地,也許是因為上次徐月霄做得實在是太過分了吧。
想到這,許思聰不禁對徐月霄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厭惡。在他看來,正是因為徐月霄的所作所為過於霸道強橫,才致使隋悅暄不願再度來此。
許思聰心想:也許是自己自作多情了吧,人家並沒有那樣的意思,自己不要再痴心妄想、異想天開了。
難道這一聲極富內涵的“再見”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轉變成“再也不見”了嗎?萬念俱灰的許思聰垂頭喪氣地返回了綢緞莊,心情無比沉重。
許思聰剛剛走到綢緞莊門口,就看到徐月霄的貼身丫鬟玉霜急匆匆地趕了過來,然後把一封信交到了許思聰的手中,並且囑咐他一定要在無人之時仔細檢視。正當許思聰要問明緣由之時,不料玉霜卻閉口不談而後便匆匆離去了。
許思聰見狀,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此刻的他正在氣頭上,卻又在此時送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
如若按照許思聰平日裡的脾性定然會一把將其撕碎,然而許思聰轉念一想,又打消了此種念頭,畢竟勢單力薄的他並不想主動招惹任何人,因此還是安分些比較好。
一頭霧水的許思聰拿著這封信就來到了位於綢緞莊二樓的臥房之中,這間面積不大的房子就是許思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其內部陳設極其簡單,只有一張木板床和一張長方形的木桌以及幾把椅子以和一盞破舊的油燈而已,其餘諸物均不值一提。這裡的生活環境雖然比較清苦,但是若拿此處情況與許思聰之前在家中的悲慘境遇相比的話,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只見許思聰把信放在桌邊之後就開始整理日常賬目,並沒有按照玉霜先前的吩咐開啟此信檢視其中內容。
另一方面,身處徐家的徐月霄卻在焦急地等待著整件事情的最終結果。
原來,那封神秘的信件居然是徐月霄專門寫給許思聰的表白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書。只不過此信乃是徐月霄花錢僱人代寫的,才疏學淺的她可萬萬想不出此等酸溜溜的文字。
徐月霄在得知玉霜已經把信順利交給許思聰之後,她就一直在此等候許思聰做出回應。可是徐月霄在家中足足等了一天的時間,也不見許思聰那邊有所行動。
傍晚時分,徐月霄實在是等不及了,於是決定親自去綢緞莊一探究竟。為了使自己更加順利地達到目的,徐月霄此次一改先前的放蕩做派,要讓自己變得淑女一點兒,就是裝也要裝出個大家閨秀的樣子來。
就在徐月霄這邊準備精心打扮一番,然後今晚就去“探望”許思聰的時候,忙碌了一天的許思聰卻已經躺在了床上,準備休息了。
就在這時,許思聰在不經意間看到了那封已經在桌邊放了一天之久的神秘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