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風驟起,寒鴉哀鳴,昔日的斷情崖旁今將再添一孤魂為伴。
兩腳已近,縱身欲跳,卻聽見一不明身份之人隔空傳音。
其語道:大仇未報,汝不思應對之策,反倒行此害命斷魂之舉,欲一死了之不問世事。如此行徑,豈不讓親者寒心仇者歡愉?
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玉霜有些不知所措,她滿腹疑惑地退了回來,繼而環顧四周,卻未見一個人影,只當是自己近來精神恍惚以致於產生了幻覺。
不料就在這時,一個黑影忽然從她的面前一閃而過。還沒等玉霜緩過神來,卻已被來人擊昏帶走。
數日之後,只見一面容憔悴衣衫襤褸的年輕女子暈倒在無塵客棧的店門之外,久久無人問津。
少時,暫居於此的楊若心走出店來,便看見了這個女子。
楊若心見狀,思索了片刻。而後便緩緩進前,蹲下身來,嘗試著與其交談了起來。
此女子一見有人靠近,顯得非常害怕,繼而把身子蜷縮了起來,蹲在角落裡一言不發。
而後,楊若心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得知此人名叫小玉。除此之外,其他的任何事情她一概不予透露。
而且這個名叫小玉的姑娘並不喜歡與他人交流,也不敢正眼看人,為人很是怯懦。
楊若心見其面色枯黃狼狽不堪,憐憫之心頓起,畢竟她也是個苦命之人,對於小玉的種種不幸遭遇,自然是感同身受深有體會。
雖然楊若心也是個居無定所的江湖遊子,但好在自己還有些本事在身,勉勉強強倒也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於是楊若心便好心地暫時收留了小玉,以待時變。
一日上午,一向不喜單獨出門的唐玄宗竟突然身著便裝來到了無塵客棧。
一入店門,唐玄宗便被那悠揚悅耳的曼妙琴音深深吸引。毫無疑問,這等天籟之音此間之中唯有楊若心可以彈奏得出,由此斷定她必然在此。
想到這裡,唐玄宗便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興高采烈地尋聲而去。
少時,唐玄宗終於行至此處,而後便看見珠簾之後的楊若心正在用心彈撥。
此情此景,著實讓唐玄宗吃了一驚。
此刻的楊若心居然如此美麗,竟致使其在原地傻傻地站了許久都未曾移動半分。
而後,唐玄宗終於緩過神來,進而找了個優雅所在悄悄地坐了下來,等待楊若心表演完畢。
那麼楊若心的表演究竟有何玄妙之處,以至於能讓目睹過諸多大世面的唐玄宗都如此迷戀呢?
說起此事,還真是妙不可言。
雖然楊若心的容貌並非傾國傾城,彈奏樂器之功也絕非是頂尖之屬,但是她卻能夠將周圍的景緻完美地融入音樂之中,進而展現出一種別人無法企及的意境之美。
其樂入境之初,聞聲之人便覺通體輕盈舒暢,似有萬千飛絮攜風而至,縈繞周身,經久不絕。
若在此時,雙目微閉,繼而細細聆聽這絕世妙音,便更能體味出此中之玄妙所在。
這泠泠琴音就像是一把開啟往昔記憶之門的無形鑰匙,極為巧妙地將聽音之人的思緒自然而然地帶入了那無憂無慮的別樣境界。
在這裡,既沒有塵世間的喧囂浮華,也沒有人世間的權利爭鬥。有的只是那年少之時才得以明見的清純之心,還有那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抓到,但是實際上卻早已經悄然遠去的“自己”。
不知不覺間,聽音之人早已被其引至佳音傳出之地。
透過那晶瑩剔透的珠簾極目望去,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到一名身著綠色羅衣的年輕女子正在撫琴吟唱。
只見楊若心一邊撫琴還一邊喃喃自語,似乎是在吟誦詩歌雜曲用以呼應琴聲,抑或是什麼弦外之音也未可知。
再看她那修長潔白的纖纖玉手,以及那充滿自然氣息的清新衣衫,無不為其增光添彩。
尤其是演奏結束之時,她那極有韻味的莞爾一笑,更是足以勾魂攝魄,令人終生難忘。
只是不知何故,在這看似清婉的演出背後總讓人覺得有些不自在。
只見楊若心的表演剛剛落下帷幕,唐玄宗便站起身來拍手叫好。楊若心見是故人到此,便立刻起身相迎。
二人在客棧之中攀談了一會後,便決定同去東市遊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