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何以讀書以求功名,則曰皆為生存之需;若問何以生存依仗讀書,則曰此非唯一正途。
世間之事皆是如此,世人雖非因錢而生卻能因錢而死,此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時候明明知道到頭來是一場空,卻還要在這紛繁的世事之中來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到最後若是勝了便一切好說,若是敗了,倒也有成王敗寇的說法藉以安慰自己。
好也是你,壞也是你。二者之間孰是孰非,全憑你一張嘴矣。
此正如楊溢文之處世心態,雖屢次嘗試而未能成功卻仍以清流自詡。
以致於時至今日,還總是白日做夢般地幻想著,在將來的某一天,懷才不遇的他能夠遇到伯樂,進而得以光宗耀祖功成名就。
可嘆年近三十的楊溢文,事到如今竟還未能真正的看清自己。
或許其真的是百年不遇的濟世之才,但他卻犯了大部分人身上所固有的一個通病——高估自己而小瞧他人。
楊溢文只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故而理應高人一等。可他卻沒有充分地意識到,自己還有膽小怕事貪生怕死畏首畏尾等一系列難以克服,甚至連他本人都還未曾察覺到的潛在隱患。
諸位不防試想一下,一個連自己的書本破碎之後都能悲痛到哭爹喊娘程度的人,他還能做成什麼事?
那日清晨時分,天氣依然有些陰涼。此刻,吳相公已然外出,而劉若天則還在睡夢當中,遲遲不願起床。
就在這時,睡得迷迷糊糊的劉若天剛翻了一下身子,便突然被一聲淒厲的大叫所驚醒。
劉若天聞聲之後,當即便睜開了眼睛,進而起身檢視情況。
而後,劉若天驚奇地發現,原來是隔壁楊溢文屋內有異常,於是他便急忙起身前去一探究竟。
此時,天剛矇矇亮。
夜間形成的層層冰霜還依然覆蓋在屋外的地面上,未曾全部消融。
出得門來,刺骨的寒風依舊極具穿透力。只一會工夫,便凍得劉若天直流鼻涕。
見此情形,劉若天急忙返回屋內,繼而又換上了此前被他脫掉的棉衣,而後才敢出門。
少時,凍得有些瑟瑟發抖的劉若天便揣著手來到了楊溢文的門前。
剛到此地,劉若天便聽到楊溢文在其內大喊大叫,情狀甚是怪異。
見此情形,劉若天未敢多做遲疑,當即便加快了腳步,而後便急匆匆地奔裡屋而去。
剛一進屋,劉若天傻眼了。
只見坐於床榻邊上的楊溢文衣衫不整蓬頭垢面,一雙大腳裸露在外,已然被凍得通紅。然而他卻如失去知覺一般,只顧在此抱頭痛哭。
在楊溢文面前的飯桌上,擺放著一個類似於牌位的小木板,上面赫然寫著五個大字——“愛書之靈位”。
原來,當日吳相公只是把他救了回來,而沒有去理會那些已然破爛不堪的書籍和包袱。
當楊溢文逐漸醒來,進而向二人詢問起這些東西的下落的時候,這才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原來他的這些心愛之物,此刻竟然都還在荒郊野外無人打理。
楊溢文得知此事後,便不顧一切地奔向小路邊,想要把他的愛書搶救回來。
可當楊溢文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到達那裡之後,卻無奈地發現,散落在此處的書籍早已被昨夜的狂風吹得所剩無幾。
楊溢文見狀,便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繼而將僅剩的幾頁紙仔仔細細地撿了起來,並把它們揣在懷裡,安全地抱回了木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