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練劍無疑是一件讓人欣喜若狂的事,但過了那股興奮勁之後,湧上心頭的是對於前路的迷茫。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誰又敢相信,幾百年難遇的金色儒家資質的修士,居然中途墜入魔道,拜了個自己都不知道身份實力的師傅。
韓紛伸出右手,深藍色的“道”字出現在掌心上空。
“道?”韓紛自問一聲,隨即冷笑一聲,充滿嘲諷。
韓紛想起那個身著白袍戴著面具的師傅,明明是冥域的修士,卻偏偏穿一身白袍,這算是諷刺還是什麼?搖搖頭,拋開腦海中亂七八糟的想法。
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幹什麼,繼續獵殺異獸提升修為?穿過了太古之森,也穿不過兩個七境修士的阻擋,沒有父母的杏花鎮,和其他小鎮就沒有半點區別。
舉目四望,入眼是無盡的巨樹,已經不修君玉訣有些日子了,沒了那木屬性的親和感,韓紛心頭浮上幾分落寞。
半年的時間,盛夏已過,已是秋末,從枝葉樹幹間呼嘯而過的風中,已經夾雜了不少的涼意。
……
趙正雍緊了緊身上的衣衫,這風邪乎的很,吹的人心裡犯涼。
時間可過的真快,轉眼已經是半年。
半年的時間來,韓紛杳無音訊。就在剛才,他終於做下決定。
昭示五洲,捉拿魔道弟子韓紛,不可傷其性命,事成,賞破鏡丹一顆。若殺死目標或致殘,則算作失敗。昭示上有著韓紛的畫像以及他的修為和各種特點,標明韓紛最後的出現地點是在太古西鎮,已經銷聲匿跡半年多。
不僅如此,昭示還標出幾個韓紛最有可能在的地方,第一個就是太古之森。
這個決定他親自傳音問過了韓老夫子,按理說趙正雍是中洲儒教的負責人,有權利自己做出決定。
而韓老夫子身為儒教的太上長老,只有在儒教面臨劫難之時才會出手相助,但韓紛涉及不小,他也不敢親自下斷論。
韓老夫子三天後給了趙正雍答案:他同意了。
昭示的獎勵極其誘人,破鏡丹就連六境修士都要眼紅。
破鏡丹,顧名思義,它的作用是幫助修士打破瓶頸的一種輔助丹藥,為二等丹藥,八境之下皆可用。
丹藥和陣法的劃分一樣,共六等,一等為最,以此類推。
這種丹藥只有像三教的頂尖天才不會放在眼裡,可這樣的人,整個縱橫域兩隻手就數的過來,除卻這一些人,其他人視此丹為絕世珍寶是一點不為過。
訊息一出,五洲都沸騰了。
一來是因為破鏡丹的珍貴,二來是因為魔道修士這個字眼。
時隔兩百多年,這是儒教第一次把這個字眼擺在明面上,告知世人。很多人甚至還不知道有魔道修士這種存在。
大街小巷都是對於韓紛的討論,很多摩拳擦掌,昭示上韓紛可只有三境中段的修為,這個門檻可是很低了。
雖然昭示上說要活的,不過活捉一個三境的修士,難度真的不大。
最幸福的莫過於太古西鎮的修士,他們在昭示釋出之後就開始找人。
中洲和東洲的修士,他們距離太古西鎮距離也不遠,很多四境及以上的修士都已經出發前往太古東鎮。
大部分人抱著僥倖的心裡前往尋找,他們希望自己運氣好,歪打誤撞碰上韓紛。
一些聰明人則是選擇觀望,他們敏銳察覺到這個昭示的一些疑點:
一、既然韓紛只有三境中段的修為,那麼為什麼儒教派出的人尋找半年都未果?
二、為了一個三境的修士發告示通知五洲,驚動整個縱橫域,這事恐怕沒那麼簡單。
那些七境八境的修士從昭示中看出很多不同尋常的東西,他們不願趟這渾水,中洲儒教可不是靠著一張嘴皮子成為縱橫域三教之一的。
韓紛並不知道這件事情,他還在森林中漫無目的地走著,期間不斷有異獸出現在周圍,韓紛要麼繞道,要麼隱匿氣息,再沒有了那股想要迫切提升修為的拼勁。
浪兄等人同樣得到了訊息,雖然他們脫不開身,可萬里傳音並不難。
“老韓,儒教的昭示是什麼情況?”浪兄的聲音自韓老夫子的心湖上空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