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刻起,姜維與諸葛亮在漢中、陽平關以外百里範圍,頻頻交手。袁熙亦多次相助,但諸葛亮狡猾如狐,總能脫險。
有些時候,他還能佔得上風。
直到姜維的兩萬步軍趕到漢中,諸葛亮意識到奪取漢中已經不可能了。他留下千餘士兵佯攻斷後,趁夜率軍撤回劍閣。
...............
中原之戰進入相持階段。
曹操和劉備都被困住,動彈不得。
原本前往許昌援救曹操的張遼,率領六萬精銳前往,也被郝昭擋住。雖然戰事艱難,但仍沒有救出曹操。
恰在這時,揚州戰局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與淮南李通對峙的五萬袁軍,順利攻入淮南。
斬殺李通,奪取淮南。
這意味著正在攻打壽春的周瑜,將面臨五萬袁軍的威脅。駐守壽春的于禁、李典、樂進,也將更容易守住城池。
周瑜大營。
魯肅奉孫權之命,前來傳令。讓周瑜退往合肥。
換句話說,讓周瑜放棄這場戰爭。
原因很簡單,因為淮南已經失守,袁軍兵力多了五萬。而周瑜手中一共才四萬餘兵馬,實力懸殊太大。
“大都督,照眼下的局勢看,確實不宜與袁軍交戰,主公讓你退軍,也是有道理的。”帳內,魯肅勸道。
“有什麼道理?你可知...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如不能攻取揚州全境,待袁熙消滅曹劉,我們將再無取勝的可能。”周瑜道。
“可是主公的軍令...。”
“我周瑜功高蓋主,屢屢犯上,也曾不止一次違抗主公的軍令。現在多一次又何妨?”周瑜道。
“大都督不可。”魯肅勸道:“主公的軍令斷不可為。何況淮南已失,有五萬袁軍正向壽春而來,如若你再堅持,恐有大難。”
周瑜笑道:“不就五萬袁軍嗎,何必如此驚慌?子敬,實話告訴你,如若沒有那五萬袁軍來援,我或許真的攻不下壽春。但是他們來了,我反倒有了機會。”
周瑜似已經有了破敵之策。
魯肅不解的問:“這是為何?”
周瑜道:“你想啊。之前于禁與我們交戰,自知不敵,龜縮在城裡。據我打探,他連城門都封死了,應該是打算死守壽春,絕不出城作戰。對我們來說,這是最煩人的,因為壽春城高牆厚,實在不易攻克。而現在不一樣了,有五萬袁軍來此,我可以有很多機會,引誘于禁。他不可能坐視城外的五萬袁軍,被我消滅。你說對嗎?”
“確實如此。”
魯肅贊同周瑜的觀點。
“但是主公的軍令不可違啊...。”
“子敬,別再跟我說軍令的事。將在外,君命不受,何況我周瑜向來不聽上命。”周瑜走到地圖前,一拳擊在壽春:“此次我出兵,非取揚州不可,誰也不能阻擋!”
魯肅勸不了周瑜。
他只能回建業覆命。
而在這段時間裡,周瑜與于禁、以及從淮南趕來的幾萬袁軍,展開激戰。
.......
周瑜不愧為當世名將。
僅在數日內便擊潰了從淮南趕來的袁軍,于禁為了出城援救,亦被困在一處低谷。周瑜掘開水庫,將於禁的大軍衝散。
之後再攻壽春。
這回沒有于禁、沒有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