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由擔心。
關羽還在樊城,萬一戰敗,沒有水軍接應,很可能被消滅。
諸葛亮擺弄了幾下羽扇,意味深長的道:“或許有一個人,可以幫我們打贏這一場仗。”
“誰啊?”
“軍師何意?”
“先生說的是?”
劉備和眾將都齊刷刷的看過來。
諸葛亮微笑道:“幾天前,我們在夷陵之戰中,俘虜了魏續,並且,他已經歸降了主公。可別小看此人,他曾經是呂布的將領,深得呂布重用,後來與張遼一起,歸降曹操。一直以來,他都是張遼的副將,與張遼關係不錯。如果讓他寫信給張遼,表示願意率領舊部歸降,張遼一定不會拒絕。只要進得城去,襄陽必破。”
詐降?
趙雲細細思量後道:“軍師的詐降之計,若在平時,有可能成功,但是現在張遼、徐晃很清楚,襄陽之戰,關乎幾萬大軍的生死,更關乎荊州的戰局,他們敢在這節骨眼上,冒險接受魏續嗎?何況魏續的名聲不太好,他一降呂布,二降曹,再降主公,現在又返回去投張遼,張遼還敢用他嗎?”
諸葛亮微笑道:“趙將軍不愧身經百戰,分析的極確極明。張遼、徐晃,確實不會輕易相信。魏續的舊部,也很難進入襄陽城。但是勝機往往出現在意外之時,稍縱即逝。不管能否成功,我們都該試試。或許有意外的收穫也說不定呢。”
“寫信也不費事,我讓魏續即辦。”劉備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他還是在擔心關羽。
想想說道:“孔明,我想把雲長的兩萬軍撤回來,放棄守樊城。在長江東岸,設幾道防線,以長江作為屏障,阻止曹操渡河。”
“這是主公想到的策略?”諸葛亮問。
“是啊。孔明認為可行否?”
“可行。”
諸葛亮說道:“讓雲長鎮守樊城,是臣考慮不周。因為曹操的水軍已經戰敗,水戰的能力極弱。他只有靠木筏、漁船渡江,很難突破長江東岸的防線。將雲長調回來,更有利於我們協同作戰,以少量的兵力阻擋曹操,大軍在此奪取襄陽。”
自諸葛亮出山,還從來沒有說過軟話。
沒想到竟主動承認考慮不周。
這絕對是一個奇蹟。
劉備也因為諸葛亮的肯定,心裡很爽,吩咐張飛:“讓雲長放棄樊城,撤到東岸設防。”
“是。”
“子龍。”
“在。”
劉備道:“在東岸設防的事情,就交給你了,省得雲長撤回來,未及設防,就被曹操突破了防線。你可以先帶三千人馬前去,待雲長撤回來,再與他換防。”
“諾。”
趙雲應下。
這一日。
襄陽城中的大將張遼,收到一封密信。
準確的說,是他的舊將魏續的歸降信。
“魏續可信?”徐晃坐在張遼的對面,可勁的搖頭,道:“張將軍,我把醜話說在前頭,魏續歸降,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你最好別開口,別說我駁了你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