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在幽州,連續戰敗烏桓、鮮卑、匈奴,死傷鐵騎數十萬。我還真不信,蹋頓敢再一次犯邊。”
“那這件事情...。”沮授到這裡來,就是想讓袁熙拿個主意。
“給田疇、田豫回信,讓他們小心戒備,謹防異族來襲。另外傳令幽州都督焦觸,準備兩萬援兵。一旦異族犯境,即刻趕往增援。”袁熙道。
“是。”
袁熙著人取來筆墨,寫了幾個字交給沮授:“把我這封信,八百里加急送往烏桓。必須交到單于蹋頓手上。”
沮授拿在手裡,不經意的看了眼,只見上面寫著:“刀斧已備好,單于可率軍前來,試試鋒利否?”
旁邊站著田豐、郭圖,他們也看到了那上面寫的字。
三人皆驚。
沮授道:“主公,這無異於向烏桓宣戰啊。我們剛經歷了中原大戰,兵困民乏,實在不宜大動干戈,這封信...萬不能送去給蹋頓,他一定會報復的。”
袁熙微笑道:“不盡然吧。沮先生,有些時候,向敵人挑戰,未必會激怒敵人,也未必能引來敵軍。相反,他會因為這封戰書,而怯弱。難道不是嗎?”
沮授明白了,但還是緊皺眉頭:“這是一步險棋啊。蹋頓有勇無謀,他看到這戰書,以為是羞辱,提兵來犯,當如何?”
“聽天由命吧。人是會變的,蹋頓經歷了多次戰敗,對我們心有餘悸,應該變的謹慎了許多。他聯合鮮卑,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封戰書送去,即使蹋頓有意來犯,鮮卑也斷不敢摻合。因為他知道,我們早有準備。再說了,中原大戰已經結束,我們的兵力都空著,他這時候來犯,不是找死嗎?”袁熙揮手道:“你就把這送去,我相信烏桓和鮮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好吧。”
沮授承認,袁熙說的在理,或許...這是一個以進為退的辦法。
郭圖和田豐也相視點頭。
“還有什麼事嗎?”袁熙問。
郭圖上前道:“稟主公,臣接到一封萬民書,不知該如何處置。”他從懷裡掏出一大塊破布。
萬民書?
對於這三個字,袁熙並不陌生。
現代的很多電視劇裡,都會出現萬民書。百姓為了感謝官員,歌功頌德,通常會把自己的名字寫下來,呈現給官員。
袁熙自以為對百姓還算好,獲得萬民書,也算實至名歸。
但是...
“這封萬民書,不會是你們偽造的吧?拍馬屁?”袁熙隨意的接過萬民書,準備一睹為快。
郭圖臉色凝重的說道:“主公,這封萬民書,並不是為了感謝主公的。而是在狀告一個人,準確的說,是狀告朝鮮太守胡炳雲。”
“主公請仔細看,萬民書的左上角,列數了胡炳雲大量的罪狀,說他在任職期間,羅列許多賦稅,中飽私囊。更與山匪勾結,打劫百姓。還將朝鮮境內的糧食,以及我們去年撥給朝鮮的賑災糧,私自販賣給烏桓...等等罪狀。雖然沒有證據,但是這一個個鮮紅的名字,不似作假。臣想派人去查一查,主公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