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為大局著想...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子布何必多言?”魯肅道。
“子敬說的對。”
“好吧。”
......
孫權的決策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擁護,也決定了放棄甘寧,與袁熙結盟之事。
第二天。
于禁被孫權叫去,商議具體事宜。
“明公可想好了?”于禁坐下問。
“嗯。”
孫權說道:“我已經想明白了,就照袁將軍的意思辦。不過..我是否可以問一下,該怎麼促成甘寧歸降袁將軍呢?”
于禁道:“明公只需處處刁難甘寧,給予他重罪,其他的明公無需過問。”
“好吧...。”
孫權應下。
于禁離開後。
孫尚香帶著吳國太前來,企圖阻止孫權。
作為孫權的母親,又是江東身份最高的人,吳國太以先夫孫堅之仁俠,教育孫權。沒有對將士的信任、肝膽相照,就不會有團結,更不會有強盛的江東。即使能換得短暫的太平、短暫的強盛,但最終也逃不過劫難。
吳國太的話有些深奧,但細細深想,說的很有道理。
孫權也認為她的話在理,可是與他現在的情景比起來,吳國太的話,又顯得微不足道了。因為他不答應袁熙,事情會變的極遭。
先不說揚州的歸屬,就那十萬石糧、三千萬錢,他也萬萬捨不得。
“母親,這件事情...孩兒已經和文武們議定,也與袁熙的使者于禁商談完畢,答應照他的話做,我怎麼能出爾反爾呢?再說,有些事情,母親並不知道內情。孩兒也有很多的無奈啊。”孫權說的模模糊糊。
但是吳國太卻聽出來了。
她道:“你是指周瑜吧?”
“嗯。”
“周瑜不是你所想的那樣,他控制兵權,也有他的苦衷,你何必揪住這一點不放呢?”吳國太說道。
“苦衷?什麼苦衷?”孫權十分疑惑。
吳國太走到門口瞅了眼,命令侍衛們都下去。
然後走進來說道:“你也不想想,你兄長走後,江東文武有多少,你鎮得住嗎?他們誰聽你的?如果周瑜不站出來,壓住那些驕兵悍將,恐怕江東就得在內戰中消耗。周瑜控制兵權,看似無禮,實則是在救江東啊。再說...他控制兵權,可有犯上作亂?”
“這...。”吳國太的說法倒是新鮮。
孫權聽的疑慮了起來,不由在心理自問,真是這樣的嗎?
“母親是說,周瑜這樣做,是為了江東?”
“是的。這也是我多年來,沒有提及此事的原因。”吳國太瞅了瞅孫權,道:“我一點也不擔心周瑜會作亂,反倒是你,心胸狹隘,處處與周瑜做對,我怕你破壞了江東的和平。”
“我...。”
孫權欲言又止,拱手道:“但願母親說的是對的。”
“那甘寧的事情,你準備怎麼辦?”吳國太又將話題拉了回來。
孫權意志堅定,沒有絲毫的動搖,說道:“母親,此事已定,無法更改,還請您...諒解。孩兒會妥善處理,不會擴大事態,母親擔心的情況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