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你傳達完命令後,回來觀戰。你要記住,這種時候,絕對不可以出戰。我們不出戰,比出戰的作用更大。因為張遼會生疑,他會猜想我們在哪裡伏兵,會不會突然殺出來,將他包圍。如果你擅自出戰,反而會有危險。”
“是。”
張飛有些不悅的離開。
諸葛亮解釋的都累了...
跟一個莽夫搭檔,真的很不好,什麼事情都要解釋。
當初怎麼就選了張飛留守?
選趙雲多好。
諸葛亮第一次感覺自己失算了,以後用張飛,一定要謹慎,用不好太危險了。
.............
隨著張飛傳達諸葛亮的命令,三支隊伍分別去執行。
由於人數少,他們很快繞到了東、南、北三面,做出佯攻城池的態勢。每一支隊伍,有三五面旗幟,一對戰鼓,以及大量的樹枝託在地上,在天際來回的跑動。使得一里範圍內,全是濃煙滾滾,而前頭又有旗幟,正向襄陽城靠近。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守城的將士,第一反應就是有敵人來攻城了。他們立即派人去通知徐晃。
但是,由於疑兵的數量太少,又遲遲不敢靠近城樓。
跑過去、跑過來,就那幾面旗幟,鼓聲也單調,也沒有吼聲。
守城計程車兵很快意識到,自己上當了,敵人兵力不多,有可能是疑兵...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此時。
徐晃率領一萬精銳步卒,在西城外列陣,準備接應張遼。他接連收到士兵稟報,東、南、北三城,都發現敵軍,正要攻城。
徐晃作為襄陽守將,不敢有半分大意。
“快...。”
徐晃急說道:“傳令張遼,撤軍回城。”他擔心劉備、諸葛亮會從南面和北面壓迫過來,切斷西城的要道,使得張遼的騎兵,無法回城。到時,張遼必被殲滅。而已經出城的萬餘精銳步卒,也有可能被堵在城外。到時襄陽空虛,將難以維持。
嗚嗚嗚...
撤軍的號角響起。
張遼正在督促士兵們搬運糧食、輜重,聽見這號角聲,猶豫了幾個呼吸。但他深知徐晃做事謹慎,在這種時候,絕不會無的放矢,一定是襄陽城危急,或是發現了大部分的敵人,必須回撤。
“放棄所有輜重、糧草,即刻回城!”張遼執行軍令。
..........
張遼的軍隊原路返回西城。
徐晃也將萬餘精銳步卒,撤回了城中。
但是這時,東、南、北三面的守軍,又派人來稟報,說他們面對的只是小股敵人,沒有攻城的實力,讓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