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5章 毒士之謀 (2 / 2)

曹操著曹亥取來地圖。

眾文武都目不斜視,期待賈詡的發言。

賈詡上前道:“奉孝推薦在下為軍師,在下著實意外,但既然做了軍師,當為丞相出謀劃策。在來彭城之前,我已經擬定好了上中下三策,可供丞相挑選。”

“哪三策?”曹操問。

賈詡回道:“我擬定的上策是放棄徐州、青州、及壽春、合肥、歷陽,固守淮南、兗州、豫州、全力攻打荊州的劉備。中策是放棄徐州,全軍東進,迎戰周瑜。下策是佯攻袁熙主力,從洛陽、兗州,抽調五到十萬兵力,奪取濮陽,切斷袁軍糧道。”

賈詡說的很乾脆,可算得上一氣呵成。

在場的文武都聽的一氣呵成。

程昱和華歆相繼起身反駁:“丞相,這樣一來,我們會丟失掉中原大部分的地盤。萬萬不可取。”

“這無異於自斷臂膀!就現在的局勢看,我們還沒到那種地步吧?”很多將領都不喜賈詡的諫言。

曹操也不喜歡,更不贊同。

賈詡需察言觀色,輕笑道:“丞相不想丟掉中原大部分的地盤,可以選下策,佯攻袁熙主力,調兵奪取濮陽。現在濮陽的軍力,是最羸弱的時候,又無巨獸,集兗州、洛陽的兵力,定可攻下。袁熙被斷糧道,他一定會回援的,到時徐州之危自解。”

“咳咳...。”

曹操說道:“文和,這才是上策吧?”

“不,在臣看來,這是下策,絕非上策。”賈詡回道。

“那你倒是說說,理由是什麼?”

賈詡慢條斯理的道:“其實...大家都明白,河北軍很強,我們難以取勝,尤其是在多方受敵的情況下,更不可能有所成就。從戰爭一開始,我們就從進攻戰,轉為防禦戰,一直處於下風。在奉孝生前,我曾與他討論過,他也不贊成與袁熙決戰,但是應錯陽差,丞相還是發兵了。臣受命為軍師,不得不勸諫,這場戰爭,是該考慮收尾了,不能一錯再錯。”

“文和,你...你休要動搖軍心。”程昱呵斥了句。

“我只是據實而論。”

賈詡說道:“就這幾個月來的戰鬥,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我軍的野戰能力,還需要加強,尤其是將神機營,轉化為機動兵力。或是進行大規模的圍殲戰鬥,才是我軍取勝的關鍵。二,雖然奉孝獻策,化整為零,出奇兵與袁熙決戰,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到目前為止,除了困住張頜,消滅籠城的幾萬袁軍外,還沒有收到較好的戰果。這是我們指揮上的失誤,也是決策的失誤...。”

這句話直接否定了郭嘉。

在場的人都有些微怒。

賈詡繼續道:“因此,我建議丞相,放棄徐州、壽春、合肥、歷陽、及丞相朝思暮想,企圖攻取的青州,將全部兵力,集結於兗州境內,再調集重兵,穩住荊州戰局。如此,好處有三。一,我們兵力集中,有足夠的條件,在兗州境內,進行大規模的圍殲戰鬥,袁熙若趕來,我們必定取勝。二,荊州乃天下之腹,糧草充足,幅員遼闊,既是養兵屯糧的好地方,也是訓練水軍的寶地,丞相萬萬不可丟失。我重兵前往,必定重創劉備,解決後顧之憂。三,將徐州、合肥、歷陽讓給袁熙、孫權後,袁熙的疆土,與東吳的疆土相連,早晚必起刀兵,這給了丞相以喘息之機,積蓄力量,後發制人...。”

“除此之外,丞相不妨深想,袁熙大舉進攻中原,他的目的是什麼?這幾個月來,幾乎都在徐州邊境、兗州北部作戰,駐守於濮陽的高覽,雖手握重兵,卻沒有向西推進。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袁熙的主要目標,並不是攻取兗州、關中,他只想要青徐。當然,如果丞相的實力不濟,他仍然會取兗州,但是...一旦感覺困難,他會放棄兗州,只取青徐。丞相主動讓出,以退為進,實為明智之舉。”

賈詡說的頭頭是道,但是他初來這裡,還未站穩腳跟,策略很難得到肯定。

程昱第一個反對:“丞相,文和說的興許有些道理,但是臣認為...我們還沒到那個地步吧?徐州仍有十幾萬重兵,有能力迎戰袁熙,甚至有可能擊敗他。就這樣放棄大半個中原,太兒戲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