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
天剛放亮。
各級文武來到刺史府的議事堂。
袁熙將昨日之事告知,說道:“曹操主動挑起戰事,必有準備,我雖已有十足之把握,但還想聽聽你們的意見,誰先說說?”
張頜站了出來:“末將認為,濮陽當處守勢。先全力攻打袁譚。這樣一來,即可緩解濮陽的壓力,又可打亂曹袁的部署。”
“還應該命令渭河西岸的顏良將軍,與馬超攻打長安。曹操兩面受敵,形勢必危。”鞠義也說道。
沮授回去想了一夜,已經有了進軍的方略,此時出列說道:“在出兵之前,我們應該有完整的方略,尤其考慮到曹操和袁譚聯手,對濮陽造成的形勢,我軍當如何反擊。主公昨日已經說的很清楚,此行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收復青州,二是奪取徐州。”
“這兩個大州是中原重鎮,西抵兗豫、東進揚州,背靠黃河,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昔年陶謙執政時,曹操為了得到徐州,可謂煞費苦心,之後由徐兗出兵,滅了袁術。主公欲奪取中原,必先圖徐州。因此,我同意張頜將軍的策略,先固守濮陽,全力攻打青州。再從青州出兵,過泰山,側擊徐州。”
“根據潁川世家的彙報,袁譚也會參與濮陽之戰,如此一來,我們攻打青州,將毫無難度。臣建議派出快速騎兵,過了黃河之後,以雷霆之勢,佔據濟北和泰山要道,將袁譚的大軍封鎖在徐州境內,無法回援。而我攻打青州的軍隊,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收取各郡了...。”
沮授說完後,退到一旁。
袁熙有些驚詫的看著他。
這方略非常高階,倒不像是沮授的手筆。
“主公認為如何?”見袁熙沒有說話,沮授試著問。
“好啊...這計策好。”袁熙興奮的道:“先生不愧是我的智囊,有鬼神莫測之計。我非常看好。咱們也不要討論了,就用這計策吧。”
就這樣草率的決定了?
郭圖笑道:“沮先生的策略,的確很好,但還不夠完美。他只說了我軍的進軍方略,還未說友軍的進軍方略。我們都知道,顏良早在兩個月前,率領五萬軍,在渭河西岸駐紮。此次與曹操作戰,他們位於曹的後方,正是進軍的最佳時機。”
“而在荊州,劉備做夢都想攻取襄陽。我們在中原一打,他必定起兵過內江。還有江東的孫權,已經多次攻打揚州未果,這次也不會放過這大好的機會。如果讓他們自主的進軍,缺乏協調,效果會減弱。臣建議派使者去見劉備和孫權,讓他們按照我們設計的方略作戰。全面進攻曹操。”
“嗯。”
袁熙點頭道:“你的想法很好。但是,荊南和江東,距離這裡太遠,派使者來得急嗎?孫權和劉備,又會不會聽從我的調遣呢?他們一個想打荊州,一個想佔揚州,各有各的算盤...。”
郭圖微笑著回道:“主公儘可放心,劉備和孫權,必會聽從主公的調遣。派使者前往,也一定來得急。”
“哦?”
袁熙輕笑道:“你說來聽聽。”
郭圖回道:“劉備要反攻襄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將面臨蔡瑁、張允的水軍攔截。內江天塹,憑他的步騎,能越得過去嗎?主公可讓于禁將軍,領一萬水軍去內江,憑我水軍的速度和戰鬥力,一定可以幫助劉備,攻克襄陽。劉備豈能不動心?而孫權多次攻打揚州,未建寸功,主要是因為步騎的戰鬥力不行,總是被徐州來的援軍夾擊。我軍挺進中原後,主要攻打徐州,徐州的駐軍也就很難馳援揚州。孫權更容易取勝,他正巴不得與我們結盟呢。至於我們的使者,能否在短時間內抵達江東和荊南,臣覺得沒有難度,只需乘坐水師戰船前往,不就行了嗎?為了讓劉備和孫權聯合作戰,我們派去的人,可留在那裡,監督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