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相信他說的,心裡的芥蒂也放下了些。
袁熙道:“其實...我原本是想將幷州刺史、都督的職位給你,可沒有來得急。當時我準備啟程去長安,你的事情我並不清楚,後來才知曉,軍政處已任命張顗為幷州刺史、兼任都督。我若貿然換掉他,怕是不好,因此不能給你都督或刺史的職位,但是,現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不知你願不願意擔任?”
“主公說的是?”
“雁門關守將!”
“啊?!”
高幹著實吃了一驚,袁熙竟敢把雁門關給他防守。
“主公,雁門關乃太原的門戶,亦是抵禦匈奴的重要關隘,主公應該交給可靠的將領防守,末將實不敢領受...。”
“怎麼不敢啊?”袁熙輕笑道:“在我看來,你就是最可靠的將領。別忘了,你是我的表哥啊。說到底,咱是一家人。如果連一家人都不敢相信,那我還能相信誰呢?”
“主公...。”
高幹不禁泣聲。
“怎麼哭了?”
“臣沒有想到,主公對臣沒有絲毫的懷疑,竟將雁門關這樣重要的關隘,交與臣,臣...。”高幹頓了下,咬著牙道:“臣願意接任!”
“好!”袁熙說道:“我給你兩萬幷州軍,令你駐守雁門關。幷州主簿審配、長史王修,你都認識。幷州刺史、兼都督張顗,也是我麾下可靠的將領,你到了幷州後,可以與他們先見一面,再前往雁門關。”
“遵命。”
高幹身形一正,恭敬的作揖道。
..............
袁熙的信任與大膽任用,使高幹感激涕淋。正如袁熙所言,他是先主袁紹的侄子,是袁家三兄弟的表親,都是一家人,還有什麼不可信的?
或許效力袁熙,是他最終的歸宿。
高幹抱著這樣的心思,收拾前往幷州上任。
時間飛逝。
轉瞬到了來年。
建安十二年。
荊州劉表病逝,其子劉琮繼位。
上將蔡瑁、張允、黃祖等,因畏懼曹軍鋒芒,主動投靠,將江夏十幾萬荊州軍,拱手讓於曹操。曹操兵不血刃,奪取了江夏。
劉表的嫡子劉琦,率領本部萬餘荊州士兵,前往荊南投靠劉備。
荊南。
臨湘。
劉琦將事情的始末道明,憤然的說道:“父親本欲立我為荊州刺史,可蔡瑁、張允等,卻仗著有兵權,在父親死後,強行立劉琮。這也就罷了,他們還把江夏郡、及十幾萬將士,拱手讓於曹操。父親苦心經營的荊州...就此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