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抓住重點,三言兩語駁斥了審配。
“時至如今,我已不想再說袁尚之事,人要往前看。時下曹操擊退周瑜,又急於攻取荊州。若讓他奪取荊州,獲得大量的錢糧、兵馬,我袁家要挺進中原,將難上艱難。我正為此焦慮,苦思對策無果。先生和袁尚...尚乃我弟,我自厚待於他,先生若不願看到我袁家基業,毀於曹操之手,不想看到官渡之戰的悲劇重演,就請助我一臂之力。”袁熙微微拱手。
審配本無出仕的念想,甚至不想活了。
但在聽了袁熙這話後,又有了激情。正如袁熙所言,現在的河北,與以往不同了,沒有外敵入侵,沒有異族犯境,近幾年來,更是連戰連捷,將士士氣高昂,雖然士兵的數量還不及官渡之戰前,但實力卻絲毫不弱。地盤也要大於先主之時。如果輔助袁熙,說不定真能成就大業。
“主公何必多禮?”審配也拱了下手:“適才是職下放肆,還請主公恕罪。”
“正南無罪。”
“臣有一句話,想問一問主公。”審配稍微恭敬了些。
“先生請問。”
審配道:“主公起兵是為了什麼?自保?扶漢?還是?”
“哈哈哈...。”袁熙失笑道:“先生,這話還用問嗎?”
“我想聽主公親口說。”
“好,我便與你說一說。”袁熙緩緩入座道:“別人問我,志向是啥?我有兩種說法。一是扶住漢室,畢竟天下還姓劉。天子雖被曹操控制於許昌,可朝廷猶在。我袁家四世三公,不能不顧及主宗的威名。二是自保,經歷官渡之戰,河北軍的軍力,大幅度縮水,為了抵禦奸賊曹操,我不得已起兵,南征北戰,剿除威脅。但是...先生今天問我,我必須如實的告訴你。我袁熙起兵,一不是為了扶住那搖搖欲墜的漢室,二不是為了自保,而是要戡平亂世,成就萬事之功名。在不久的將來,這天下姓袁!不姓劉!”
“好!”
審配抱拳道:“主公好志向。審配願助主公一臂之力!”
“有正南先生相助,我袁家定可成功啊!”袁熙歡喜的道。
“先生請坐。”
“主公請。”
審配取出一份地圖,遞給袁熙:“主公請看。這是太行山地圖,是職下花了兩年的時間,才繪製而成。山中地勢、每一道出口,或可駐營、伏兵之處,都有標註。主公按照此地圖,在太行山修築兵鎮,定可杜絕賊人嘯聚山林,給我官府造成不便之影響。”
“本來是準備獻給尚公子的,可惜還沒來得急...。”
袁熙接過那張圖,連連點頭:“好好...這是一個寶貝啊。幷州的太行山,易守難攻,那些犯了罪的人、還有山賊,都喜歡往這裡跑,要是聚集的多了,不能自給自足,就會出山劫掠,給幷州百姓帶來災難。如今有了這幅圖,我就可以在太行山的緊要之處,修築軍營,杜絕此類事情發生。正南先生,你剛剛效力,就立此大功,我該如何謝你才好?”
“主公說謝字,就太見外了,臣...。”
“不不,我一定要謝你。”袁熙收起地圖,想了想道:“我拜你為幷州主簿,掌管幷州內政、軍政,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