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顏良猶豫了一下,說道:“稟主公,末將認識張顗。在末將看來,他並無才幹,至少不具備治理一州之才。需不需要責令軍政處,將張顗替換掉,省得他胡亂治理幷州,使得主公的心血東流。”
袁熙道:“都已經任命了,豈能隨意撤換?且讓他治理一段時間吧。若是犯了錯,再將其替換也不遲,到時讓他去當一個郡守,他也會心甘情願。”
“主公英明。”顏良點點頭。
隨意撤換官員,確實不好。
這都要怪軍政處失查,將一個並無才學的將領,安排去擔任幷州刺史。
“前方到哪了?”
“還有十五里,抵達華陰。”顏良看了下地圖說道。
“催促馬超和龐德,快速行軍,到華陰休整,之後一鼓足氣,攻克潼關。”袁熙道。
“主公為何不直接攻打潼關?或許敵軍未佈防,便已被我攻破了城池。”顏良問道。
“我們與曹操在長安東郊大戰,已是幾天前的事了,訊息早就傳到了潼關。潼關守將不可能不佈防。偷襲只會損兵折將,還是步步為營的好。”
“是。”
顏良將袁熙的意思傳達。
馬超即令全軍,加上前行。
僅僅半個時辰,便趕到了華陰。
..................
馬超走進袁熙的營帳,說道:“稟將軍,末將已經查清楚,潼關守將是曹休,城中兵士才兩萬。多是在弘農郡內招募的地方軍,戰鬥力不算太強。我軍定可一戰而勝。”
“嗯。曹休並無才敢,不足為懼。”袁熙看向馬超,著人取來坐席,笑說道:“孟起請坐,我有些事情向你請教。”
“將軍不必客氣。”
馬超入座。
袁熙道:“令尊起兵攻曹,真是為了扶助漢室嗎?”
“當然是了。難道將軍不是?”馬超反問。
“哈哈...一樣一樣。”袁熙笑道:“只是...天下諸侯都已經不助漢了,霸者如董卓、奸賊如曹操,他們都是利用天子,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各地的刺史、將軍,也都守著各自的地盤,有的擴充軍備,增強實力,有的只圖自保...。”
“此次攻襲曹賊,若是取勝,令尊當如何?”
馬超道:“若能救出天子,天子自有封賞。適才將軍說,天下諸侯都不助漢了,末將可不敢苟同。荊州皇叔劉備、刺史劉表、益州劉璋,他們可都是漢室宗親,能不助漢?”
袁熙搖搖頭道:“劉表和劉璋,都只是守城之輩,心無大志。給他們再多的兵馬也沒用。他們是絕不會助漢的,更不會向令尊一樣,起兵討伐曹賊。至於劉備...原本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徒,一個無名之輩,卻謊稱是皇室後裔。趁著黃巾之亂,立了一些功勞,又跑到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坐席上,漸漸出了名。其實他就是個鄉野蠢夫,不足以論事。將軍試想,他謊稱是皇叔,不得滿天下的宣揚自己要助漢?其實他心裡還是在為自己考慮,想借助皇叔的名頭,打下一塊地盤,成王霸業。小小伎倆,豈能瞞得過我?”
“這...。”
馬超曾聽馬騰說過關於劉關張的事,對劉備的印象還不錯。可聽袁熙一說,他實在難以接受。劉備真是一個妄圖虛名的偽君子嗎?
“孟起啊,看人不能看表面。自古以來都是大奸似忠,大偽似真。或許劉備是個梟雄,但絕不是君子,也不會扶住漢室。”袁熙這是給馬超打了一個預防針,若是馬騰兵敗身亡,千萬不要去投靠劉備。
“那將軍呢?將軍真的是要扶助漢室嗎?”馬超不相信。
袁熙現在已經是天下第一大諸侯,完全可以擊敗曹操,成就自己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