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先去後院看了甄宓和袁卓,吃了點東西,再回到議事堂:“兩位先生,我前段時間和你們說的土地、貨幣的事,你們可有再想過?”
“主公還記得呢。”田豐摸了把汗。
“你廢話。這是多大的事,我能不記得嗎?”袁熙深吸了口氣,道:“咱們今日,就把貨幣的事情議定。至於向世家購買土地,等到貨幣通行之後,再行實施。”
“沮先生,由你執筆...。”
袁熙把筆墨和竹簡擺到沮授面前:“我來說,你來寫。”
“遵令。”
沮授提筆沾墨。
田豐好奇袁熙要說什麼?
袁熙:“我仔細想過,欲推行新幣,首先要確保新幣的獨特性,使別人無法模仿。故製造新幣的材料,要使用上等的熙紙,經過染色、印刷,再蓋上刺史府的大印。如此,別人想模仿,也沒有辦法。”
“主公剛才說到印刷?”田豐不解。
“這是一門新的技術,稍後你們會知道。”袁熙沒有多做解釋:“製作好新幣後,開始推行。為防止市場經濟混亂、百姓利益受損,我們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立即在鄴城建造市場,囤積大量的貨物。待新幣推行後,百姓可使用新幣,購買需要的物品。種類要多,價格減半。無論誰來購買,只要他拿著新幣,就批給貨物。這件事情交給郭圖去做,我相信他能做好。”
“二,開一個錢莊,由我們官府派人經營。負責兌換新幣和銅錢。無論什麼時候,百姓拿銅錢來,我們給他新幣。他拿新幣來,我們給他銅錢。如此,就能有信譽,使百姓放心。”
“三,準備好兩千萬銅錢。我估計推行新幣後,會虧損一個月。不過沒有關係,等百姓手上的錢,都換成了新幣,我們再頒佈告示,強制性的收購銅錢。到時,市場價格恢復正常,停止虧損,再兌換世家手上的銅錢,便算成功了。”
“臣還有一個疑問。”沮授寫好後,收起筆墨。
“先生請說。”
沮授道:“新建造的市場,價格減半。那些世家、商人們,會看不出商機嗎?若是大量批發,那我們的虧損,何止兩千萬啊?”
“問的好。”袁熙微笑道:“我就是要他們去批發。量越大越好。你們想想,一個月的時間裡,世家批發到的貨物,能賣到哪去?也就在冀州境內,賣給那些商販和一些無知的百姓。收回來的銅錢,又會進入我們的錢莊,再流向市場。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的嗎?”
“等鄴城市場的價格恢復正常,世家的手上,也有了許多的新幣,我們再強制性的推行,就更加容易了。畢竟官府的令喻,還是具有一定的威懾力,越有財力的世家,越是害怕。我敢保證,推行新幣的令喻一下,那些世家、富戶們,斷不敢有異議。”
沮授拱手道:“主公考慮的周全,臣佩服不已。”
“元皓先生,你覺得呢?”袁熙問。
“臣還是擔心。世家手上的錢,可比主公想象的要多。他們的流動資金,至少有數百萬。主公應該知道甄家吧?他們最近在鄴城購買了四座酒樓,十處店鋪,總計價值兩千萬。其他的世家,雖然沒有甄家有錢,但出手幾百上千萬,還是很容易的。市場一開,物價減半,批發貨物的世家、富戶,不計其數。臣以為,得準備兩萬萬錢。”田豐道。
“你們兩個啊...。”
袁熙笑著坐下,說道:“我怎麼感覺,你們到現在還沒有明白,我推行新幣的用意?”
“先生剛才說世家有錢,多到不可盡數。沒錯,他們的錢是很多。可也不能直接拿錢去市場購買吧?他得先去錢莊兌換。錢莊的錢哪來的?我們自己做的!以新幣換取銅錢,我們還會缺錢嗎?”
“推行新幣,也是這個道理。百姓把錢存在我這裡。我就可以動用這筆錢,去別的諸侯那裡購買戰馬、糧食、物資等。增強我們的實力。”
“呃...。”
沮授和田豐傻眼。
他們只知道推行新幣後,能無限頒發錢。但是沒有想到,利用收購的銅錢,挪作他用。按照袁熙的理論,那今後全天下的錢,都是袁熙的。
還愁沒錢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