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主任,我們不相信有這回事,為什麼我們沒有聽說過齊見希教授和李承熙論文相仿的事件!”
李樹等大學生,就像是心中濾鏡破碎後的憤怒質疑,又帶著幾分驚恐。
“你們不知道這件事,是因為齊見希得知自己被李承熙投訴後,單獨約談了他,後來兩人談好了。”
司馬仲道:“後來我們校方考慮到影響,同時幫齊見希給壓下來了!”
李樹和眾多教室內的年輕老師都目瞪口呆,怔怔著不知該說什麼。
“李樹,你們是航空專業的大二學生,接觸齊見希並不多!”
司馬仲道:
“齊見希在我們南航空,真正教導的是航空航天和數學專業的研究生,平時還會帶團隊研究應用數學專案。”
“你只要接觸齊見希比較多或者多接觸科研圈,就會了解導師對學生大多都是壓榨。
同時,你也可以去打聽打聽。
我們南航空大學是不是有個學生叫李承熙,他是校內數學專業的天才,在你們圈子裡應該是有些名氣。”
沒有人回應司馬仲,李樹那些大學生已經變得無比沉默。
“司馬主任,你知道齊見希和學生李承熙談了什麼嗎?”
對於齊見希的人設崩滅,高澤沒有任何意外。
因為司馬仲從校內論壇遭受學生懷疑,再到變成現實人人喊打,這個過程有些刻意。
司馬仲是齊見希來南航空大學第二年被懷疑的,第三年齊見希就公開質疑司馬仲,和他撕破了臉。
而齊見希沒來南航空前,校內基礎設施同樣讓人怨聲載道,那時候怎麼就沒人懷疑司馬仲?
司馬仲是數學教職工作,轉為了教務處主任,成了大學高層管理。
齊見希如果沒有想深入研究數學的心思,難道不會產生轉向管理職務的想法?
從齊見希的數學業務能力來看,他好像是偏混的心思。
“高隊,我不知道齊見希和李承熙談了什麼,但我想應該是一些條件吧。”
司馬仲道:“要不是李承熙與齊見希談好了條件,數學論文的衝突恐怕影響不會小,甚至會傳播到網路上。”
“李承熙這個學生你瞭解嗎?”
看來只有找到李承熙,才能清楚這傢伙和齊見希談了什麼條件。
高澤可沒忘記,這座教室黑板上的數學公式,是有關黎曼猜想問題。
李承熙和齊見希的論文爭端,是黎曼幾何問題。
“瞭解的不多,李承熙是研二學生,本碩都在南航空大學就讀,是我們校內有名的數學天才,在國內數學圈子裡也有些名氣。”
“同時李承熙也是齊見希特招進入專案研究組的學生,是博士後團隊中的唯一研究生!”
“據說李承熙性格有些問題,比較冷漠孤僻,只喜歡專研數學相關,其他領域專業,一概不感興趣。
當年我們校方看重他是個好苗子,有不錯潛力,特地將他保研!”
看來李承熙的天賦很強,而數學往往是一個極其看中天賦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