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撒丁王國判斷失誤了,他們沒有想到奧地利的援兵會輕裝上陣。
這是本土作戰的優勢,必要時刻可以只攜帶輕武器行軍,糧食可以讓沿途地方政府提供,彈藥可以在威尼斯進行補充。
奧薩戰爭的轉折點出現了,現在集中到了時間上。
如果巴多里奧能夠在奧地利援軍抵達前擊敗奧地利軍隊,撒丁王國將暫時取得軍事上的優勢,那麼這場戰爭還有可能體面收場。
反之,如果奧地利軍隊拉德基斯元帥取得了勝利,那麼撒丁王國就要準備本土保衛戰了。
1848年5月9日,威尼斯會戰爆發,最先倒黴就是跑得最快的托斯卡納軍隊。
好吧,托斯卡納大公利奧波多二世也是奧地利扶植起來的,根本就不想和奧地利作戰,迫於民意他才出兵的。
利奧波多二世權謀能力還是合格的,起碼借刀殺人的事情他就做的很不錯,比如說這次就把民族主義分子忽悠進了遠征軍中。
不是所有人都有自知之明,比如說托斯卡納民族主義領袖馬赫爾德先生,就自認為用兵如神,接下了主帥的位置,準備依靠這次戰爭撈取政治資本。
“師長,魚兒這麼快入網了,會不會有問題啊?”參謀長費斯拉夫不確定的問
“有問題?根據情報,這支敵軍是單獨行動的,距離他們最近的敵軍其他部隊也在三十公里外。
等他們援軍到了,戰鬥早就結束了。難道憑這五千敵軍,能夠擋住我們第六師一天時間不成?”第六師師長摩爾克斯分析道
“可是敵人的表現未免也太蠢了吧,就這麼點兒人也敢孤軍深入,難道他們以為自己是拿破崙?”參謀長費斯拉夫皺著眉頭說
“管那麼多幹嘛,反正我們的任務就是打掉這支冒頭的敵軍,不管敵人有什麼陰謀,我們先把誘餌吃掉再說。
這次的敵人,分別來自四個邦國,他們內部矛盾重重,沒準這支托斯卡納軍隊被人賣了呢!”摩爾克斯猜測道
想了想後,費斯拉夫沒有發現問題,於是說道:“那好,先打了再說,不過多派一些探子,小心敵人有援兵!”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隨著摩爾克斯一聲令下,槍炮聲噼裡啪啦的響起,威尼斯戰役正是打響了。
突如其來的敵襲,打懵了正在行軍狀態中的托斯卡納軍隊。
馬赫爾德是一位優秀的演講家,也有可能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可他絕對不是什麼軍事家。
馬赫爾德看不起腐朽的托斯卡納貴族軍官,這支遠征軍中的軍官都是他親自任命的,絕大部分都是愛國青年。
大家都很有血性,不滿隊友們拖拖拉拉的行軍速度,所有就跑得快了一點兒,一不小心就跑到了最前面。
得益於平時的宣傳,在他們的心目中奧地利帝國是腐朽的,軍隊是不堪一擊的,撒丁王國兵不血刃九佔領倫巴第,更是讓他們堅信了這一點。
所以遇到敵人過後,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驚慌,而是驚喜,然後毫不猶豫的下令反攻,青年軍官們更是以身作則衝在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