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旦讓他們在政治上獲得了同等的權利,那麼很快這種競爭就會產生了,匈牙利共和國太小了容納不了這麼多競爭,他們不得不提前打壓對手。
這一點在奧地利帝國已經得到了證實,因為政治上的優勢,幾乎全國的工業都掌控在了德意志人手中,匈牙利的資本家也是靠關稅和地方保護主義才生存下來的。
現在輪到他們當家做主,自然要效仿了,畢竟沒有資本家能夠拒絕這種誘惑,甚至他們還做的更加過分。
在利益的推動下,極端民族主義就成為匈牙利的主流思想,這就令國內的其他少數民族非常不滿,維也納政府丟擲橄欖枝過後,大家果斷的倒戈了。
科蘇特的話喚醒了新興資產階級,為了自己的利益和腦袋,他們不得不支援政府和奧地利人開戰,只有打贏了他們才可以拿到想要的一切。
儘管獲勝的可能性很低,可是他們已經上船了,維也納政府可能會對貴族網開一面,但是對資本家就沒有手下留情的道理。
古今中外都一樣,“無商不奸”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殺奸商那絕對是政治正確。
很遺憾,作為最早的資本家,他們是黑的不能再黑了,他們都是歷史書上無良資本家的真實案例,幹掉他們不但可以收穫一筆財富,還可以收買一波民心。
“科蘇特先生,現在匈牙利已經四面皆敵了,這場戰爭我們該怎麼打呢?”洛其侯爵關心問道
毫無疑問,洛其侯爵這是故意的。作為匈牙利的大貴族,洛其侯爵可不怕維也納政府的清算。
只要哈布斯堡家族還掌控著奧地利的權利,就不可能對大貴族下殺手,這是親戚多的好處。
沒有生存壓力,大貴族們考慮的和資本家們又不一樣了,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止損。
說完,洛其侯爵開啟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地圖,地圖上匈牙利夾在俄羅斯、奧斯曼和奧地利三個大國之間,位置被清晰的標註了出來。
毫無疑問,匈牙利被敵人包圍了。俄奧是盟友,沙皇政府都公開宣佈要幫奧地利和普魯士鎮壓革命了,不是敵人也是敵人了。
他們總不能向隔壁的好鄰居奧斯曼帝國求助吧?如果要和奧斯曼人並肩作戰,估計都不用奧地利人來打,他們就先打起來了。
“現在敵強我弱,不過敵人也不是沒有弱點,現在奧地利政府還在同義大利邦國作戰,這就是我們的機會。”科蘇特說出了一個自認為合理的方案
沒錯,理論上這的確是一個機會,軍事上最簡單的逐個擊破。
不過利奧波德公爵卻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科蘇特先生,在軍事上這不具備成功的可行性,敵人不是傻子,他們不可能給我們留下那麼多時間逐個擊破。”
科蘇特笑道:“公爵閣下,只要我們有足夠多的兵力,可以拖住來自其它方向上的敵人就行了。
奧地利很強大,同時也很脆弱,只要我們取得了一次勝利,就會引起連鎖反應,革命的高潮將會再次爆發!”
所有人都明白了,科蘇特繞了這麼大的圈子,還是為了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