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律確實很少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實在是難以想象。
流浪地球不是從一個宏觀宇宙穿越到另一個宏觀宇宙,而是透過不斷地改造自身,從一個微觀宇宙穿遇到另一個微觀宇宙?
因為這種事就算知道了,貌似也沒有多大意義。
正如當初牛頓想出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時一樣,普通人就算領會了這些知識,也不知道能夠拿來幹什麼,因為與當時的生活離得實在是太過遙遠。
不過也與當初不同的是,流浪地球正處於技術爆炸期間,如果說其他宇宙文明經歷的是技術爆炸,流浪地球甚至可以稱之為技術大爆炸。
由於頻繁地接觸不同位面,與多個文明進行技術交流,流浪地球的科技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這次獲得三體文明的技術,就又是實現了一次科技上的飛躍。
所以現在看來可能還不知道有何用處,但或許只是短暫的幾個月,就能明白這一切的意義。
丁儀繼續說道:“目前最困擾我的是,這一切到底是什麼造成的,流浪地球的量子化無論怎麼看都不是一次意外,那麼到底是什麼人,出於什麼目的,讓我們踏上這趟旅途?”
喬律頓時心裡一驚,因為這涉及到他最大的秘密,那個神秘莫測的領航員系統,幾乎可以肯定就是系統的原因。
但是這個系統到底來自何方,最終目的又是什麼,這一點就連喬律也在尋找著答案。
尤其是在進入三體位面後,系統基本上就沉寂了下來,除了指示智子工程是流浪地球穿越的關鍵以外,就沒有再給出過什麼提示,甚至連文明點結算都沒有了。
當然,流浪地球還是成功獲得了三體文明的所有技術,所以喬律也不需要再用文明點來做什麼。
也許它就是一個新手教程,當流浪地球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系統的幫助,直接可以研發出相應的技術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以後的世界是不是要流浪地球自己去探索了呢?
自己這個領航員的使命,是否也有一個終點?
正當喬律這麼想的時候,丁儀突然開口打算了他的思緒:
“不管怎麼樣,我們以後一定會知道的。就算我們無法看到,我們的子子孫孫也會知道。對於一個長久的文明來說,一切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是啊,總有一天會明白了。”喬律點頭附和道。
但或許他就是害怕這一天來臨,真相不一定那麼美好,就如同宇宙這片殘酷的黑暗森林,知道的越多就越是絕望。
不過現在想這些都是杞人憂天,喬律首先要解決歌者文明這個近在眼前的問題。
一個月後,暗物質蟲洞構建完成,流浪地球艦隊也整裝待發,最先出發的四艘戰艦已經停靠在蟲洞附近,隨時可以出擊攔截歌者文明的飛船。
喬律當然也要隨流浪地球艦隊出發,他要親眼看看歌者文明是否如他所想的那樣,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就會這個世界的幾十億人。
北冥號、逐風號、白鷹號和遠征號依次進入蟲洞,駛過洶湧翻騰的暗物質海洋,來到太陽系兩光年外的地方,搶先一步來到歌者文明飛船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