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這誰都能懂。”
羅輯開始講述道:“首先要給宇宙文明建立兩條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這不是廢話嗎?哪個文明不是這樣?”史強不以為然地說道。
“你錯了,第二條公理就揭露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宇宙的物質總量基本恆定,但生命卻以指數增長!指數是數學中的魔鬼,如果海中有一個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半小時分裂一次,只要有足夠的養料,幾天之內它的後代就能填滿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比如說,就按人類目前的航行速度,一百萬年後地球文明就可以擠滿整個銀河系。一百萬年,在宇宙尺度上只是短得不能再短的時間!”
生物進化動輒就需要上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在地質學紀年看來,一百萬年都實在是太短了,更不要說放到更為宏大的宇宙尺度上。
史強馬上反應過來問道:“你是說,宇宙已經被生命給擠滿了?這也不對吧?宇宙看上去空蕩蕩的,除了三體文明,也沒有看到別的外星生命啊?”
“這是我們下面要說的,給我一支菸。”
羅輯摸索了半天才從史強手中拿到煙,再聽到羅輯說話時,史強發現他已經坐到離自己有三四米遠的地方了。
“我們得拉開點距離。才更有太空的感覺。”羅輯說道。
然後,他擰動香菸的過濾嘴部分,把煙點燃了,同時,史強也點上了一支菸。
黑暗中,兩顆小火星遙遙相對。
“好,為了說明問題,現在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最簡潔的宇宙文明模型:這兩個火星就代表兩個文明星球,整個宇宙只由這兩個星球組成,其他什麼都沒了,你把周圍的一切都刪除。怎麼樣,找到這個感覺了嗎?”
“嗯,這感覺在這種黑地方比較好找。”
“現在我們分別把這兩個文明世界稱做你和我的文明,兩個世界相距遙遠,就算一百光年吧。你探測到了我的存在。但不知道更詳細的情況,而我完全不知道你的存在。”
“嗯。”
“下面要定義兩個概念:文明間的善意和惡意。善和惡這類字眼放到科學中是不嚴謹的,所以需要對它們的含義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動攻擊和消滅其他文明,惡意則相反。”
“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你已經知道了我這個文明在宇宙中的存在,下面就請考慮你對於我有什麼選擇。請注意,這個過程中要時刻牢記宇宙文明公理,還要時刻考慮太空中的環境和距離尺度。”
“我選擇與你交流?”
“如果這樣做,你就要注意自己付出的代價:你暴露了自己的存在。”
史強已經開始有點明白了,他熄滅了自己手中的煙,讓這一點微弱的火光消滅在黑暗中。
“如果你是惡意的話,我就倒大黴了對吧?”
羅輯進一步說道:“不僅如此,就算你沒有主動暴露,既然你能夠探知我的存在,我當然也有可能找到你,從技術發展角度看,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可我能冒一下險與你交流,如果你是惡意的,那算我倒黴;如果你是善意的,那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交流,最後聯合成一個更大的善意文明。”
“在地球上是可以的,但在宇宙中不行,下面我們引入一個重要概念:猜疑鏈。”
羅輯有點繞口地說道:“如果你認為我是善意的,這並不是你感到安全的理由,因為按照第一條公理,善意文明並不能預先把別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所以,你現在還不知道我是怎麼認為你的,你不知道我認為你是善意還是惡意;進一步,即使你知道我把你也想象成善意的,我也知道你把我想象成善意的,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我怎麼想你怎麼想我的······”
“行了行了,別套娃了,我明白你的意思。”史強趕緊擺擺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