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儀開始解釋道:“水滴的飛行採用了渦環原理,它的推進光環名為真空瓦爾塞克斯電場渦環。”
水滴外殼被溢位的強相互作用力死死的釘住,而核外電子也因此發生了質變。
它們不再是電子雲,而是可以流動的電子雨。
電子雨仍然是量子態,處於不確定性,所以實現推進水滴的關鍵,在於精確地控制電子雨在水滴頭部於合適的時間坍縮。
首先,水滴採用一種特殊的力場,迫使電子雲在殼外凝結成電子雨。
然後,電子雨沿著絕對光滑的強相互作用力材料表面,以脈衝的形式,迅速向水滴尾部彙集。
水滴是流線型,頭大腰粗尾細長,而驅動電子的力場也是這個形狀。
所以越到尾部,空間越小,力場越強,電子被壓縮得越緊密,彼此之間的電斥力也就越強。
當到達尾尖時,海量的電子被緊密壓縮在極小的空間裡,在巨大的電斥力的推擠下,電子們儲存的能量已經達到了核爆級別。
而力場在此處戛然而止,在高壓電子的慣性和斥力下,電子們噴湧而出,形成了美麗的電子渦環。
水滴表面不斷形成新的脈衝電子雨,這些電子雨的電場方向與水滴尾部噴出的電子渦環的軸心電場相同。
於是,兩者產生了強大的電斥力,這股電斥力不斷擠壓這水滴的腰部,使得水滴如同被擠壓的鎖舌一般,不斷前進。
在這過程中,電子渦環會因為對外做功,能量不斷減少,故渦環顏色會從藍色變成紅色,直到完全崩潰。
崩潰的電子失去了能量,從新回到了量子態,被精確控制在水滴頭部坍縮,用於形成新的電子雨,構建新的渦環,繼續推動水滴前行。
說實話,對於這些科學原理,喬律是一句都沒有聽懂,只能尷尬地問道:
“這樣會有什麼後果呢?”
“結果就是,水滴在真空中具有無與倫比的機動性,它的機動能力與常規引擎的相比,簡直就像是噴氣式戰鬥機和螺旋槳戰機的差別!所以它能夠做出各種違反人類宇航動力學的銳角轉向,像上帝的筆尖一樣隨意運動。”
這也讓喬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了,他眉頭一皺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打不中它?”
水滴本身的體積就不大,加上這種匪夷所思的推進方式帶來的機動性,如果真要盡全力閃躲的話,恐怕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擊中它。
之所以它沒有躲避聯合艦隊的攔截火力,僅僅是因為沒有必要罷了。
可如果換作地球大炮,本來就是大炮打蚊子,這隻蚊子還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機動性,那可就是完全沒有機會打中了。
比起其並非堅不可摧的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外殼,水滴的轉向能力才是最讓人感到棘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