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百廢待興的時刻,他們卻浪費時間來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
無論有再多的人苦苦哀求,流浪地球也不可能冒著在量子塌縮中毀滅的風險留在這個位面,所以這只是單純的浪費時間罷了。
一旁的羅峰卻笑了笑說道:“當初太陽氦閃即將爆發的時候,我們也不是馬上就能放下成見團結一致的。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他們的路走得更歪,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扳回正軌。”
比起科技與軍事,這個世界的人們更需要的是流浪地球的理念與精神,否則無論有再高的科技,再強大的軍事力量,也只會像之前的機甲獵人計劃與生命之牆工程那樣一錯再錯。
當然正如羅峰所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動盪不安,病急亂投醫般的求神拜佛,才會意識到人類自身的力量才是唯一的出路。
接下來的一個月,環太平洋世界又陸續爆發幾次遊行活動,但其訴求也都大同小異,就是想要抓住流浪地球這根救命稻草,不計一切代價地希望它能夠留下。
當然這一切都遭到聯合政府義正言辭地拒絕。
同時,經過這一個月的交流,環太平洋世界裡的人們也終於瞭解到流浪地球的歷史,知道他們所看到的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並非什麼神蹟,而是人類自身創造的奇蹟。
明明是如此顯而易見的事實,卻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同樣是面對危及全人類的滅頂之災,流浪地球上的人們選擇打造一萬座行星發動機逃離太陽系,而他們則是在死纏爛打地乞求對方留下來保護自己,二者之間的差距顯而易見。
在這種羞愧的情緒下,每天聚集在聯合政府大使館門前下跪有如祈禱般乞求的人群越來越少,一個月後終於只剩下了寥寥幾人。
更多的人投身於災後重建以及汙染地球治理這樣的實事當中,也不會整天大驚小怪地把什麼當作神蹟了。
因為他們已經見識過真正的奇蹟,那是全人類團結一致完成的。
所謂的神,不過如此。
另一方面,流浪地球也沒有閒著,除了對格赫羅斯之眼的天體改造計劃如期進行以外,聯合政府還在忙著另一件事,那就是開採格赫羅斯支離破碎後所留下的星球碎片。
根據天文學家的觀察,這些星球碎片不像是來自於一個星球,而像是混雜著宇宙中多個行星的碎片。
很顯然,這是格赫羅斯過去吞噬的星球化為它身體一部分的結果,其中甚至包含了夏蓋蟲族的母星夏蓋星。
於是這便構成了一條有如星球博物館一般的太空礦脈,包含著宇宙中無數個星球的碎片,蘊含著大量人類尚未探明的外星礦石資源,就在地球與火星之間形成一道小行星帶。
太空工程隊在上面收集了大量的礦石樣本,作為格赫羅斯留下的又一筆寶貴遺產,被運送到流浪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