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小人給您見禮了”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老者,亦是神色激動地恭敬與柳一條行禮。
“原來是李老丈”柳一條認出來人,拱手回禮,之後看著仍是攔在前面的眾人輕聲向李德臣問道:“不知眾位鄉親這是為何?”
“許久沒有見到東家,鄉親們這是想您了。”李德臣激聲解釋道:“方才聽聞東家從長安歸來,便都不由自主地出來恭迎東家還有老爺夫人他們了,事先沒跟東家招呼,讓東家受驚了,東家勿怪。”
“李老丈言重了,鄉親們一片熱誠,一條感激都還不及,又怎會輕言怪罪。”柳一條輕擺了擺手,道:“只是現在天寒地凍,實是不宜在外久呆,猶是莊中稚子,更是受不得猛凍,李老丈還是勸說大家各自歸家吧。”
“是,東家”應了一聲,李德臣又是一禮,之後轉過身形,高聲向眼前的數百口人大聲說道:“鄉親們,東家體恤,不願看到大家在此受凍,請大家回返;而且東家方歸,人困馬乏,且又有小小少爺在側,亦是不宜在外久呆,也望大家能夠體恤東家,莫要在此多作糾纏,反正東家此次歸家過年,日後有的是相見的機會,大家這就散了吧,散了吧”
“大家都散開,散開讓東家他們先過府裡喝口薑茶暖暖身子,小小少爺不及週歲,最是受不得凍,大家快把路讓出,莫要凍壞了咱們日後的小東家。”翁玉趁機在人群中叫嚷,並指揮著人群讓出了一條通道。
“少爺”人群分開不久,老柳與柳賀氏一行也都覆上了馬車,這時聞訊而來的柳無塵與柳成也急忙從府裡趕了過來,及到柳一條身旁,齊齊彎身見禮。
“嗯。”輕點了點頭,柳一條再次拱手向還未散去的鄉親一禮,而後才邁步向前,朝著莊園的大門走去。
“少爺回來怎麼也不提前知會一聲,”示意下人接過柳一條還有羅通手中的韁繩,柳無塵隨在柳一條的身後以聲說道:“也好讓無塵提前做些準備,帶人前來接護一程。”
“用不著那麼麻煩,”柳一條輕笑著搖了搖頭,道:“只是回趟家而已,用不著勞師動眾地來回折騰。”
“哦,”身形一頓,柳一條指著羅通正色向柳無塵介紹:“這位是羅大哥,今年會在咱們莊上過年,隨行的還有幾位家眷,回頭你給準備幾間上房,莫要怠慢。”
“是,少爺。”應了一聲,柳無塵抬臂向羅通拱了拱手道:“見過羅少爺,鄙人柳無塵,蒙少爺錯愛,添為府中管家,羅少爺日後在府裡若有什麼需要,只管吩咐一聲就是。”
“嗯,柳管家客氣了。”羅通拱手回禮,亦是隨意客套了兩句,之後便不再多言,只是饒有興趣地四下打量著柳氏莊園的內外構造。
“這些庭院全是圍著府門所建,”見羅通對莊園裡的建築好像有些興趣,柳一條不由在旁邊向他解說道:“以府坻為中心,四散如星,約有四百餘戶,是為府裡的下人和莊園裡的佃戶所建。”
“當年府門初立,轄下的佃農多是無房可住,所以在建府坻的時候就起了擴建一座莊園的心思。”柳一條道:“現在基本上已是本戶一套,使得那些佃農及其家眷不必再受風霜之苦。”
“賢弟仁厚,”聽到柳一條所說的因由,羅通面上不由色變,之後頗為歎服地看著柳一條道:“為兄現在總算是有些瞭解,為何那些農戶村民會不顧嚴寒也要出來接迎賢弟了。”
“是鄉親們抬愛,羅大哥過譽了。”柳一條不以為意地擺手說道:“佃農質樸,你對他們好,他們必不會負你,這些年柳府也沒少了他們的幫襯,說起來,也是府裡沾了他們不少光。”
“待人以誠,且施恩不望報,”羅通再次向柳一條誇讚道:“為兄也算明白了,為何賢弟會在短短的三年功夫,就能闖出現在這般大的家業。”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