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膜佛窟,就不得不提一下關於遠古人類的傳說。
相傳天地初闢之時,人類茹毛飲血,過著獸類般的生活,生死隨天,又有天災人禍,害人無數,人類一族幾有滅絕之概。
可能是上天不忍人類就此滅亡吧,遂遣燧人氏降臨人間,鑽木取火,教人類用火來照明和煮食物,人類這才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
後來,人們感念燧人氏的恩德,於是尊稱他為燧皇,奉為火祖。
燧人氏發明火的地點在商丘古壁,其後人遂定居於此,世代以經營火種為業,在經營火種的過程中,有人巧借天真地秀,竟創制出足以焚天熯地的奇異火種。
後來武林中能人輩出,有人身懷不世絕學,不甘碌碌終生,遂以一己之力,廣招賢才,開宗立廟,成為一派祖師,受後人敬仰。
在這種創派之風盛行的趨勢之下,商丘古壁的燧人氏後代為了順應時代潮流,於是也開立門戶,是為奉火宗。
再後來,佛教傳入神州大陸,九州人民深受佛文化影響。而奉火宗由於心術不正之人顛亂政權,已經岌岌可危。因此,奉火宗引入佛教,企圖以佛文化引導人心向善,雖然目的尚未達到,但修佛過程中所帶來的術法修為卻為人津津樂道,甚至超過了原來的火種修為。
時至今日,奉火宗已更名為膜佛窟,商丘古壁改為膜佛崖,成了南武林一大勝地,提起膜佛窟、膜佛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膜佛崖是一面巨大的石壁,高達千尋,寬約數百丈。石壁之上鑿有成千上萬個或大或小的石窟,大的可容下上千人,小的僅供一人休憩。這些石窟有方形的,有圓形的,有橢圓形的,也有不規則幾何圖形的,不一而足。膜佛崖之前是一條巨川,名曰佛川,佛川深不可測,從膜佛崖上望去,佛川寬得沒有盡頭。
此刻,祭佛左使帶領一眾人等來到佛川岸邊,看著川中濤濤水流,一塊兩丈方圓的巨石從佛川中央冒出,激起幾米高的波浪。
巨石的上端站著一個人,寬袍緩帶,身形臃腫,長袍的右下角有一個火焰圖騰,看上去幾分威勢欲斂還露。雖然高高的波浪帶起了許多水珠濺在了他的身上,但他的衣服一點兒也沒有被打溼。
左使見到那人立即屈腿跪下,隔著波濤聲音傳音道:“窟主。”
逍遙窟主緩緩抬眼向他們看去,道:“看你們的樣子,似乎是任務失敗了?”
左使立馬低頭,隔空傳聲過去,道:“是,請窟主降罪。”
逍遙窟主輕輕一揮手,道:“好了,此事也不能完全怪你們,先回佛火石窟再說!”說著,足尖輕輕一點巨石,身體如一片飄飛的羽毛一樣飛進一個洞口僅能容一人進出的石窟之中。
左使看著窟主進入石窟之中,便示意身邊的人各回歸處,一時間眾人各自祭起法寶,紛紛朝著祭佛崖上的石洞口飛去。
左使見眾人散盡,這才朝著窟主進入的那個洞口飛去。這個洞雖然洞口很小,可一進入裡面,才發覺這是一個巨大的石窟。石窟中央是一個巨大的石像,這個石像刻功粗糲,有的地方甚至已經被風化,面部表情已經模糊不清,顯然是已經經歷了許多個年頭。然而遠遠看去,這個石像卻天然混成,顯示出幾分肅穆。
逍遙窟主面對著這個石像,怔怔地看著石像半睜著的眼睛裡的一團火焰,那團火焰被硃筆塗成紅色,遙遙看去,火焰就像真的一樣,彷彿還能看到火焰周圍騰生出的淡淡煙氣。
那團火焰倒映在逍遙窟主的雙目之中,逍遙窟主的雙目仿似憑空燃起了火焰,他極力想把目中火焰化為真實,可是每每才化到一半,火焰便自動消失。
逍遙窟主努力了一遍,還是沒有結果,便嘆了聲氣,不再白費力氣,向著滿石窟的壁畫看去。
這個石窟裡滿是壁畫,畫的都是佛經裡的故事,各種佛像栩栩如生,雖然有的地方有些殘缺,可畫上的色彩卻十分鮮豔,可見膜佛窟對這些壁畫保護得十分的好。
“你來了。”逍遙窟主負手而立,對著身後不知何時出現的左使道。
“是的,屬下早就來了。看到窟主正在面對著火祖神像修煉‘煣目取火’神功,這才沒有打攪。”左使彎腰弓背,不急不徐地稟告道。
逍遙窟主輕輕出了一口長氣,道:“這已經是第一千三百二十一次了,我還是無法用我的眼睛從火祖手中萃取出‘三皇善焰’,可是我卻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左使道:“以窟主的膽識與智技,萃取出三皇善焰只是早晚的事。屬下這裡卻有另一件事要稟告。”
“是關於劍妖公子的事嗎?”逍遙窟主胸有成竹地問道。
“是!”左使道,“劍妖公子都已經窮途末路了,險些死在我們的手上,可是他臨死都不肯使出道生一劍法,屬下正為此感到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