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馬超看到姜維出現,瞬間明白過來,立刻就催馬進城:“這個混賬!”
“喂喂,胡遵,你不要亂說話!”姜維一把抓住胡遵的鎧甲,急道:“我告你誹謗啊!”
胡遵一臉嫌棄地甩開姜維的手:“自從去了一趟洛陽,你便油嘴滑舌,也不知跟誰學的。”
“自然是陛下!”姜維向東面拱拱手:“怎麼,你不服?”
“學得好,學得妙啊!”胡遵馬上換上笑臉:“不刻板、不做作,不拘泥禮法,不愧為陛下指定的西征之人。”
————
洛陽城,在科技院的大力發揮之下,接連幾項重大專案震驚文武,六部從此再無異議,全力支援科技院發展。
六月年中時節,收到天雷珠的諸葛亮在南中大獲全勝,蠻人紛紛來降,在滇池盟誓,永不被反。
自孟獲被誅後,蠻人各部落酋長、洞主逃散回深山,憑藉地形與漢軍對抗,揚言誓死不降。
諸葛亮兵至滇池時,三十六洞洞主聯合滇民舉行反漢盟會,發十萬軍包圍滇池,截斷漢軍北歸之路,聲稱要將入侵的漢人殺了做醃肉,供後代子孫品嚐。
諸葛亮正排兵佈陣準備對敵,忽然炎風營護衛趕至,送來秘密武器,當即改變戰法,於滇池中架設七星壇,宣稱漢大漢順天承運,不服大漢者將遭天譴。
誦經作法七日,忽然天降神雷,落入滇池之中,炸死魚群無數,其中一條大魚長達七尺,正是滇人供奉的龍神。
次日,在滇池之西的山上,陽光明媚,忽然憑空又一道天雷,將整個懸崖炸開,西山腳下、滇池河畔的滇王府被掩埋。
隨後接連幾日,四大洞主的營寨被天雷擊中,洞主所在營帳被炸得灰飛煙滅,周圍都是殘肢斷臂。
蠻人驚恐萬分,忙遣使到漢軍大營請降,情願歸順大漢,不願再受雷神懲罰。
諸葛亮上書天子劉琦,見南中荒蠻,百姓還在刀耕火種,不忍其受苦,自願留守南中十年,教授百姓耕種之法,化育蠻人歸心大漢。
劉琦沒想到諸葛亮對南中竟有如此深的情節,此時中原無事,四方安寧,便封諸葛亮為滇王,全面負責治理南中之事。
百官正慶賀未畢,西涼又報捷,馬超藉著天雷珠打破沙賊和鄯善軍,樓蘭王逃至敦煌,恰被偷襲的馬岱和鄧艾截住,將其斬殺,萬餘賊軍投降,安置在敦煌境內。
馬超兵法玉門關、陽關,暫設西域都護府,自此河西四郡全面收復,請求發兵西征,趁勝追擊攻打鄯善。
劉琦與群臣商議,拜馬超為徵西大將軍,姜維為南路都督,鄧艾為北路都督,大軍開拔鄯善,消滅正猖獗的羅剎國,兩路出征西域。
有天雷珠在手,漢軍如有神助,囂張跋扈的羅剎國師被天雷炸死,震驚西域,大軍到處望風而降。
只用兩年時間,姜維與鄧艾會師於疏勒城,重塑班超雕像,慶祝漢軍收復西域,重鑄榮光。
與此同時,海軍大將攻入東瀛,消滅島上所有倭人,官封東海王,與佔領濟島的濟侯王夏侯尚同掌東海,打通海上商路。
自此大漢再興,四海昇平,北至狼居胥山,南至夷洲島,東至東瀛,西至疏勒,漢祚又延續八百年。
再興漢室的天子劉琦,受萬民敬仰,被尊為與秦皇漢武同列的千古一帝,諡號昭明,廟號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