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七八糟,荒唐透頂!
皇帝目光黑的像夜,濃的像墨。瞧瞧,他的朝廷裡養了一群什麼樣的人!國難當頭,卻互相推諉。哈哈哈,這萬里山河,竟然無人肯替他守護嗎?
皇帝越想越悲憤,結果一張嘴,卻急火攻心一口血噴了出來。
“陛下!”
在百官驚恐的尖叫聲中,皇帝被移回了內宮。
夜裡,齊君清聽聞了早朝的事情,終於還是忍不住進了宮。
“父皇。”跪在皇帝的龍床邊上,齊君清心痛如絞的看著蒼老了的皇帝。
“君清?”朦朦朧朧的睜開眼,皇帝不敢置信的看著齊君清,手顫抖著向他伸了過去。
“是兒臣。”
“你沒有失憶?”皇帝眼裡閃過一絲瞭然,欣慰的看著齊君清。
“沒有。”欺不欺君的,齊君清已經不在乎了。他想明白了,不管父皇怎麼對他,他終究還是那個仰慕著父皇,渴望得到父皇關愛的小男孩。
“好好好,你進宮是為了?”
“父皇,兒臣有一事不說不快。”齊君清退後兩步,然後重重的磕頭在地上。這才抬起頭堅定的看著皇帝說到,“其實兒臣那一天去找拓跋玉是為了退婚……”
一句一句,將所有的真相還原……
皇帝聽完了真相,長長的嘆了口氣。
“是朕誤會了你,你一定很恨朕吧!”皇帝的語氣非常的悵然,他握住齊君清的手緊了緊說到,“朕能夠理解,朕不怪你。”
“不是的,父皇您誤會了。兒臣愛戴您還來不及,怎麼會怪您呢?”齊君清黯然的垂下頭,半晌才接著說到,“要說心裡沒有失望和委屈,那是假的。但是兒臣並非不明事理的人……”因為知道您的忌憚啊!
齊君清默默的在心裡補上這句話,然後又堅定的說到,“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父皇,這次北國來勢洶洶,兒臣希望能夠為國出征,還請您允許。”
皇帝眼光一亮,被齊君清深深地打動了。他激動的抓住齊君清的手,連連說了幾個好。
“但是,兒臣有一個請求還請父皇允許。”
“但講無妨。”太好了!齊君清回來了,這次帶兵定然又會創造一個傳奇。
“兒臣想要帶江與靜和黎浪一起去邊境,還有,請父皇對朝臣暫時保密兒臣的身份。”
皇帝毫不猶豫一口答應。
齊君清和皇帝又說了些話,這才告辭離開。
“咳咳。”皇帝背靠著軟枕,沉沉的思索著,然後問身邊的太監,“你覺得汝賢王是真的不怪朕嗎?”
太監身子微不可察的一抖,然後斟酌著說到,“應該是不怪的,王爺對陛下一向都非常的孝順。”
“朕也不知道了……君清一向都很優秀,但是朕對他確實不算很好。”
皇帝聲音漸小,慢慢融進了夜色裡。而後只聽聞燭火發出嗶剝的響聲,黑暗終於掩蓋了一切的波濤洶湧。
第二天,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日子。
文武百官站在殿上,一改之前的爭吵而變得默然無聲。
“今日怎麼了?為何沒人說話了?”北國軍隊欺近邊境,但是這些大臣門居然啞口了。皇帝嗤笑起來,難道他真的只是養了一群酒囊飯袋嗎?
眼觀鼻,鼻觀心,大臣們都很沉默。
沒辦法。文臣大多隻能搖搖筆桿子,上陣的話只能用來充一充人數。而武將呢,有汝賢王珠玉在前,已經多少年沒有上過訓練場了……
如今憑他們這群人的素質,根本沒辦法和北國那群虎狼之師相抗衡啊!於是,一個個只好夾起尾巴,儘量縮小身影,希望不被陛下點名。
掃了一圈這群人,皇帝眼裡的諷刺意味越來越濃。不由得喟嘆起來,如果不是齊君清回來了,他這仗可怎麼打啊?還好!還好還有齊君清。
“宣!”大手一揮,皇帝眉目間帶著得意的看著進來的那個人。
而百官一瞧,同樣一副驚疑不解的樣子。彼此間竊竊私語起來,“這人是誰?為何帶著面具上朝?”
“不知道,也不清楚陛下叫這人進來做什麼?莫非他還能幫我們打仗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