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丹歌此時對子規暗贊不已,剛才還以為他是個愣頭青,莽撞行事不計後果,這會兒看來,原來他的心境早在自己之上。
子規見到丹歌若有所思,更是稱讚不已。他數千年修煉成人形,道行比不上丹歌,但心境一般人可是比不得的,而丹歌因為幾句話就有所感悟,又可見資質上佳。
丹歌子規就此離開漢皇大殿,現在他們得到認可,應是通行無阻了。
兩人繞過大殿,來到後院。入眼是劉邦曾祖父劉清的墓地,劉清墓前有積水,積水當中卻有無水之處,形成一字,“西”!
“西?這就是我們此行的謎底嗎?”子規道,“這裡和雲龍山的聯絡在於一條行雲布雨的蛟龍,可現在我們連一片龍鱗也沒有見到啊。”
丹歌抬頭,看到天際的烏雲漸去,明月漸漸露出,而在一旁,一條龍尾鰭一樣的雲彩滕然消失,隱在了烏雲之中。
“哼。還真是藏頭露尾。”丹歌道。
月光照下,地上積水波光粼粼,丹歌指著那地上的積水,“沒有見到龍鱗,可又見到了龍涎,這就是那龍的指引了。”
“又是龍涎?”子規往後避了避,“龍族是不是對自己的口水有什麼誤解?”
“大概是愛吃酸的東西,口水比較多吧。”
“轟隆隆”,天空乾乾地打了個雷,是那藏在烏雲中的龍在埋怨了。
丹歌子規毫不理會,他們陷入了沉思:“西?什麼意思呢?”
就在兩人思考之際,月光正倒映在那龍涎上,反射一道幽光,指向遠方。
“哦?”敢情這個解密遊戲還有載入時間。
兩人不怠慢,立刻沿幽光追尋,行走不遠,來到一個平臺,平臺上一座頭重腳輕的四方建築,上寫三個大字:“大漢壇”。
“哦?大漢壇?那說來這‘西’字,是謎面了?”丹歌道。
“那就去看看這大漢壇之西。”子規說著,身形已經急動,三兩下竄到了這壇的西面,抬頭而望,乃是四字之語:“赤霄成業”。
“赤霄?劉邦在秦三十四年南山所得之劍,就名為‘赤霄劍’。”子規道。
“那成業作何解釋?”丹歌問道。
“這赤霄劍有名的故事,就是曾被用以斬白蛇,之後劉邦起義,一生之業也由此開始。斬白蛇之地,就在河南永城芒碭山。是我們議定的第三個去處。
“看來我們的答案很大機率就是在芒碭山了,那麼沛縣是否還要去呢?”
“哼哼!”丹歌怪笑一聲,從兜裡掏出了在金笑家拿來的三根竹片,“我有辦法。”
“哦?算卦?”子規猜到丹歌的想法了,沒想著這人算卦也會。
“我有一個外號,”丹歌左右打量了一下,確定四周沒人了,才講到,“叫做:‘十卦九不驗’。”
“呃!那你算個什麼勁啊?”子規不由翻了個白眼。
“我的卦,一般反著看,都極為靈驗。”丹歌竟然得意洋洋。
“你確定不是你解卦有問題?”
“不是,就是算出來要反著看而已。”
“而,而已?你太不把奇門遁甲當回事了……”
“不不不,我這是太乙神數,不及奇門遁甲那般精確。”奇門、六壬、太乙是三大占卜之術,奇門為首,太乙顯然要次一些。
“是太不精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