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我知道這裡有你的親戚朋友,是你三十年來一直生活的地方,難以割捨!”
“這樣的情緒,我和爸爸都能理解!”
金錦榮看了看遠處。
“你現在有老婆孩子了,女兒正是上學的年紀,我想依依可以去四九城學習,接受教育,對她來說,是很好的選擇,你覺得呢?”
陳遠點頭。
“謝謝媽為我一家人考慮,依依的事情我也有考慮,依依年紀太小,我不知道她離開家是否習慣,而且薇薇的意見我也要考慮!”
司南華點頭。
“當然你們一家子肯定不能分開,我和你媽媽也是這樣想,你可以多考慮一些時間,現在咱們一家人團聚了。”
“四九城永遠有一個你的家!我和你媽媽當然建議你去,四九城的機會更多!”
”陳遠我不知道你平常有沒政策資訊的渠道,現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希望是越來越多,機會是越來越多。”
“如果你只是在陳家村,你可能會喪失很多機會。”
陳遠點頭。
“這個我聽說過,上面已經有了政策,對於之前的吃大鍋飯也進行了修正。”
司南華意外,沒想到陳遠在陳家村也在瞭解外面的訊息。
他欣慰道。
“你願意去了解,這是好事,多接受外面的訊息,你就能多獲得一個渠道,未來肯定是有無限可能!”
“現在南邊做生意的人也在崛起,之後倒買倒賣,投機取巧這樣的罪名肯定會消失!”
司南華肯定道。
陳遠點頭。
他活了一世,對於未來他了如指掌。
司南華願意跟他說,這些也是希望他不要犯糊塗。
“爸,媽,我有一個想法,可能不成熟。”
金錦榮微笑的看著陳遠。
“你說說看。”
“陳家村這邊,我想等接手人找到之後,再離開。”
“陳家村也有我的心血,之前我們陳家村建學校,養兔子,打獵,我和知青點的一位叫做汪淼淼的知青,還在研究化肥。”
“希望能提高陳家村的產量,這些都在進行當中。”
“我還沒有看到顯著的成果。”
“加上研究化肥是我親力親為,村裡人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所以我想等到今年秋收之後,再考慮離開陳家村,這段時間我想培養,可以接受研究化肥的村民,讓他們走技術行業。”
“而且我們山上飛龍養殖基地,也剛剛建立,這幾個月內正是關鍵時刻,我要是脫手不幹,我怕飛龍養殖基地就此悄然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