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養殖基地幾乎在三天內就成功建立。
七八隻飛龍從護林隊日常巡邏的那座山,轉移到了陳家村的後山。
這裡是用藤蔓和荊條織成的細網。
細網籠罩在整片養殖基地的樹杈上,飛龍可以有限的範圍內活動。
它們今後將在這裡繁殖,孕育。
基地會生根發芽。
將給陳家村帶來無限的希望和可能。
狗娃,虎子作為守山巡邏隊兩名組長。
各有五名成員,組建成了一支12名巡邏隊員的隊伍。
按照每四人一輪班兒的順序,進行巡邏。
白天12個小時。
晚上12個小時。
保證飛龍養殖基地時刻有人進行看守。
除此之外陳遠還安排村民,在飛龍養殖基地附近搭建三處木屋。
作為巡邏隊以及養殖成員休息的地方。
為了保證飛龍養殖接近自然生態,不論是巡邏隊員還是養殖人員,都不允許開火做飯。
只能攜帶熟食前往後山。
雖然說條件相對來說比較苛刻。
但是因為工分高,未來分糧食也多。
大家都接受了艱苦的條件。
飛龍養殖的第一天,是陳遠親自帶著人上去和飛龍接觸。
陳遠提醒村民,飛龍養殖不能有太多人工化。
重要的是要保證飛龍養殖的速度,不會驚嚇到飛龍。
飛龍本身很脆弱。
這也是它未來為什麼會絕跡的原因。
“村長咱就這麼小心翼翼的接觸呀?我看著小動物和雞呀鴨呀沒啥區別。”
狗娃的娘滿不在乎的說道。
陳遠不回話,仍然保持匍匐前進的姿態。
一旁朱家嬸子也有些納悶。
但是經歷了很多事,朱家嬸子對陳遠是言聽計從。
這次還能選拔上她來養殖飛龍,可見陳遠不計前嫌。
說不定陳遠還特殊照顧了他們家。
“狗娃娘你就聽村長的吧,村長說啥就是啥,咱們哪有村長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