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嬴政或者墨君不願意讓他們有好日子過。
只是有句古話叫做“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
在墨君的輔佐下,嬴政攻打六國的過程甚至比原歷史中還要輕鬆,但治理的過程,卻和原歷史中差不多一樣,可謂是重重受阻。
最簡單的一點。
如今光是文字和語言,七個國家就有七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字。
雖說前些年嬴政已經頒佈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律令,要求七國全都統一使用秦文,也就是“現代漢字”。
這一點和原歷史也不同。
原歷史嬴政使用的是“小篆”,不過如今在墨君的干預下,換成了“現代漢字”。
可律令是頒佈了,可這東西學起來可沒那麼容易。
要是年輕人可能還要稍微好一點,但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又怎麼可能還能能力學會一門新的語言和漢字呢?
所以在墨君的預料中。
就算一切順利,光是想要普及“書同文”這一條律令,保守估計也需要二十年的時間完成。
因為二十年剛好是一代人成長的時間。
而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裡,七國領土上的百姓,都必須相互使用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字交流。
這種情況下。
管理又怎麼可能順利呢?
何況這年頭交通不便,曾經道路不好的時候,光是秦國境內,一旦郡縣距離咸陽的位置過遠,都會出現“皇權不下鄉”的情況。
現在就算秦國修了很多水泥大道,道路變得順暢許多,可隨著領土擴大,目前除了秦國境內,其餘六國受到嬴政權力影響並不多。
再加上地方還有各國殘存的宗族勢力,以及各大地主貴族的餘孽。
這些人在當初秦滅六國的時候,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畢竟“百年王朝,千年世家”,這些話也不是隨便說的,很多時候,這種地方勢力給百姓的迫害,遠比皇權朝廷帶來的危害更大。
還有秦國內部的一系列問題。
種種情況相加。
就導致如今的秦朝看似強大,但內部早已經埋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炸彈”。
這些“炸彈”平時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可一旦某天秦朝出現問題,那麼這些炸彈一旦爆炸,引發連鎖反應,瞬間就能覆滅整個王朝。
原歷史中的秦朝,就是在嬴政死後,秦二世壓不住這些“炸彈”,導致偌大的秦朝頃刻間瓦解崩潰。
按照墨君的想法。
原本秦朝完成統一後,應當休養生息,一點點拆掉這些“炸彈”。
以當下秦國的國力,加上墨君的輔佐,嬴政本來是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
但最終嬴政依舊選擇了和原歷史中差不多的一條道路,以至於現在秦朝內部埋藏的“炸彈”,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原本墨君還真以為老趙這傢伙,為了求長生,開始犯起了糊塗。
但後來又發現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