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洪澇!”
接到南郡那邊緊急傳來的情報,剛剛回到咸陽宮的嬴政與墨君臉色同時一變。
南郡地處長江支流,水資源雖然豐富,但同樣也更易遭受水災的侵襲。只不過那裡的居民早已對此有了熟練的應對技巧,按理來說,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後果。
之前墨君就任南郡的時候,就曾經歷過一次雨期水位上漲,但當時並未造成太大損失。
“損失如何?”
嬴政與墨君對視一眼,隨即沉聲朝著面前的傳令兵問道。
傳令兵道:“南郡洪澇發生在半月之前,當時正是莊稼成熟之季,有許多黎民來不及搶收糧食,導致莊稼受損嚴重,如今南郡已然有了糧荒的前兆。”
聽到此言,嬴政的臉色又是一變。
糧荒。
這絕對是秦國曆任君主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個詞。
畢竟秦國創立至今已有五百年,可糧食短缺卻一直都是秦國最大的問題。
嬴政的臉色有些陰沉,他顯然也沒想到自己才剛剛從巴蜀那邊心情大好的回來,轉眼間,這天災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宣治粟內史。”
“是!”
下方侍衛應了一聲,隨即迅速退下。
秦國文官職分三公九卿,治粟內史正是九卿之一,掌管秦國糧食稅收。
秦國數百年前早已不知遭遇過多少次災荒,對此早已有了熟練的應對律法。
更何況,對於災荒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別的解決方法,無非就是有災救災,糧荒賑糧。
然而有一個問題在於,現如今的治粟內史並非嬴政的官員,而是呂不韋的人。
所以當之前曾與墨君有過一面之緣的治粟內史進入咸陽宮後,面對嬴政的命令,他直接拒絕道:“啟奏王上,賑濟一事,臣恐怕無能為力,因為如今國庫內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糧食。”
嬴政目光一沉,震聲道:“沒有糧食?寡人收取的那麼多糧稅哪裡去了?”
雖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然而面對震怒的嬴政,已經年近知天命之齡的治粟內史,表情卻依舊沒有絲毫變化,只是平靜的回應道:“近年來王上屢次對外開啟戰爭,早已將國庫消耗的一乾二淨,若是王上不相信,儘可派人前去國庫檢視。”
面對治粟內史毫不客氣的反駁,甚至開口將鍋反扔給了自己,嬴政心中自然愈發憤怒,然而越憤怒,嬴政反而變得越理智,只是看著治粟內史的眼神逐漸變冷。
“不知治粟內史對於南郡的洪災,有何糧策?”
治粟內史看似恭敬的行了一禮,回道:“恕臣無能,如今國庫無力糧,若想尋求良策,恐怕王上唯有重新請出相國大人,才有一線生機。”
說到這裡,治粟內史也是圖窮匕見,將自己的真正目的徹底暴露出來。
目標很明顯。
他就是想要藉助這一次南郡洪災的機會,威脅嬴政放出呂不韋。
聽聞此言,嬴政的目光愈發冷漠,道:“堂堂治粟內史,面對糧荒卻束手無策,反而要求助丞相之力,那寡人要你這位治粟內史有何用?”
面對嬴政的質問,治粟內史依舊還是那副平靜的表情,只是彎腰恭敬道:“臣無能。”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
治粟內史的態度已經很明顯,想救災,糧食沒有。
除非讓呂不韋重新回到朝堂,才能想辦法“籌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