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不過是兩年時光,同樣的農曆七月末,菁華園再次開學,芷苓公主、崔曉月和夏清漣三人從二年級升到了四年級。
傅雪辰卻已經畢業,從學生轉而受聘留校,成為了新的教習女先生,即將擔任新生一年級班的教學任務,這是芷苓公主努力相邀的結果。
如今快十五歲的她,越發出落得亭亭玉立,按照謝氏的想法,差不多可以開始為她相看人家了,要不是有公主邀約在先,謝氏根本就不打算允許傅雪辰繼續出入女校,只想她留在家裡,安安心心等著嫁人。
好在這個時代的女孩子找到合適婆家也有快慢之別,就算找到了,也不見得馬上就能出嫁,傅雪辰給謝氏說盡了好話,才得到謝氏點頭,允許她在正式出嫁之前,都可留在菁華園中擔任教習先生,做她喜歡的事兒。
像傅如霜去年便已訂下親事,對方很意外的並非武勳之後,也不是出身世家的文人子弟,而是當年科舉的探花郎林家樹,其父不過是當朝御醫,家境平平,林家樹卻憑藉自己的讀書本事,年紀輕輕一路考到殿試,成了探花郎。
可惜剛與傅如霜訂親不久,林家樹纏綿病榻多年的母親心願了結,便支撐不住,離開了人世,林家樹需丁憂三年,親事便不得已耽擱下來,要等來年重新商議婚期,傅如霜都快十九了。
傅雪辰感覺,自己若是運氣好,能像傅如霜那般拖延,二十歲不婚也不是沒機會,來自後世的她,是真的不贊同女孩子那麼早就訂親嫁人,她還是想把心思放在女校,趁這幾年自己也當了先生的機會,給未來培養出一批科學家種子來。
這兩年,經過她的苦心經營,女校風氣已然類似後世民國時期女校,學生會早已成功建立,轄下還分別成立了好幾個興趣社團,什麼文學會、音樂會、棋社等等,連傅雪辰也趁機建了一個科學會,專收對數學或物理化學現象感興趣的成員。
此外還有會刊,不單止刊載一些校內校外的八卦新聞,也刊載學生們投稿的優秀詩文作品,在傅雪辰有意識的引導下,還刊載了一些有思考深度的論述文,比如某些數學難題的簡便解法、關於格物致知的理解、如何用硝石製冰的小秘方等等。
哪怕菁華園猶如象牙塔,裡外彷彿截然不同的世界,園內如民國,園外仍是古代,可這兩年女校學生會的刊物透過傅雪辰名下的紅塵書鋪,向外售賣給感興趣的外界讀書人,已經在悄然無聲中,將其中先進的思想和技術傳播了出去。
越來越多的男性讀書人樂於購買這份全部文章皆由女子所著的刊物,歷次刊物中登載的各種各樣理科知識、理論探討等,都引起了外界一定範圍內的熱烈反應。
甚至有很多書院、學堂,包括國子學,都模仿著女校,成立了自己的學生會,也試著辦了自己的刊物,得益於油墨印刷術的普及,這樣的刊物辦起來成本並不高,倒是使得這市面上多出了種類繁多的刊物,呈現出一種文化繁榮的景象。
藉著刊物,傅雪辰等一大批女孩子甚至在外界也擁有了不小的聲名,只不過一開始傅雪辰便要求女生只能用筆名投稿,因而即便刊物上某些文字的作者聲名大盛,也並沒有幾個人知道那些筆名的背後,都對應著哪幾位貴女。
但傅雪辰知道,筆名都是一時的,未來若干年後,等科學奠基完成,並被社會所承認,後來者一定可以追溯到最初幾位傑出女科學奠基者的真實身份,將她們應得的榮耀還給她們,讓她們的真姓大名永遠的留在科學史上。
雖然女孩子們年紀都不大,最大的也不過跟後世高中女生差不多大,但用來學習些粗淺的科學基礎知識已經夠用了!
傅雪辰領頭的科學會里,已經有好幾個天性聰穎又對科學知識感興趣的會員,在傅雪辰的幫助下,陸續搞出了風車或水車磨坊、水力紡紗機、織布機等簡單的機器設計圖,並透過司業玧祚售賣出去,獲得了相應的製造廠股份,每月或每年分紅。
而傅雪辰也在這兩年中貢獻了水泥配方、柏油馬路的建造方法,還造出了初級的儲電池、發電機,儘管功率不高,但結合玻璃和金屬絲,電燈出現在了實驗室,可惜成本高昂,還並不能普及,只能當個稀罕物,讓見到的人嘖嘖一番稱奇。
傅雪辰還在古法炒鋼和灌鋼的基礎上,改良出來小高爐鍊鋼法,被玧祚當寶般獻給元安帝,成了帝國打造精鋼武器的重點工業,只許朝廷掌握,不許流入民間。
但傅雪辰沒有多在意,比如鋼珠軸承、輻條之類的非武器民用品,透過玧祚的關係去向工部下轄的匠作工坊求購求定製,並不難拿到,於是馬車的減震系統改良了,某些便於行走山地的交通工具如獨輪板車、腳踏車等也跟著造了出來。
及至近期,使用東川天然瀝青礦的柏油道路也在傅雪辰有意的指點下出現了,城牆的修繕補強用上了水泥,連修堤、修水利也用上了新配製出來的特製水泥,許多水泥磚瓦的廉價建築也陸續出現,悄然改變了民間環境。
許多老學究對這些改變充滿了忌憚,如果這些被他們目為奇技淫巧的東西出自傳統的儒家讀書人,他們一定會發動聲勢浩大的輿論,罵退那些不務正業的傢伙。
然而,這些“玩物”都是女孩子們因“閒著無聊”鼓搗出來的,她們還都是貴女,不考科舉,只要她們還沒嫁人,尚在閨中學習,那她們課餘閒暇想做什麼、想玩什麼,只要沒傷天害理,旁人想管也管不住、管不著!
更何況,女孩子們在菁華園刊物上發表出來的,還有連載性質的數學探討,裡邊成系統的陸續提出了許多定理公式概念,還有許多算題應用例項,其中還包含了集大成的珠算口訣,以及帶清盤器的新式算盤設計圖等等。
這些算學上的先進知識,連儒家德高望重的耄老都無法否認女孩子們的傑出貢獻,許多醉心研究算學的男子,更是將在刊物上發表這一系列文稿的女孩子視為算學天才,佩服到了五體投地,但又遺憾緣慳一面的地步。
瀟湘一葉、漫行知、心慕華、蒹葭、雲朵朵朵、夏半微涼……
許多女孩子的筆名伴隨著她們或震驚世人的算術理論、或實用性極強的物品設計、或優秀的詩文、或引人深思的哲學思考、或令人驚異的新發現,走進了許多人的心裡,在她們自己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就已經揚名於世。
而在這些優秀的女孩子當中,有一位筆名“逆旅客”的女孩尤為突出,在眾多女孩當中如鶴立雞群、眾星捧月,她發表過的文章是最多的,幾乎全部都是可以重新整理世人認知的新知識,並且涉及方方面面,由淺及深,隱約構成了體系。
只有很少的幾個人才知道,逆旅客就是傅雪辰的筆名,而沒有人知道的,是傅雪辰這個筆名的來由: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