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託衍依然還是用舊有的眼光看武唐,他覺得皇帝必定對外面的武將非常的猜忌。
現如今的武唐,根本就沒有兵亂的可能,即便是將軍想要謀反,也不會有人跟著他叛亂。
現在可不是過去那種,一群大頭兵跟著一個將軍幹,現在計程車兵,入伍的時候,都是宣示效忠皇帝的,武則天的威望要遠遠高於普通的將軍。
再加上現如今的交通、通訊,都異常的發達,不像是過去那樣,將軍帶著麾下的軍隊判斷,皇帝知道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後,朝廷上的文臣再磨磨蹭蹭,又是幾個月,等到派兵平叛已經過去了八九個月,這時候的叛將已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幾個城池都被攻陷了。
可是現在,一個將軍要是叛亂,當天長安城就會傳遍,第二天平叛軍隊已經兵臨城下。
這還怎麼叛亂?找死還差不多。
而且現如今計程車兵可不像是過去那麼容易糊弄,過去的時候將軍剋扣糧餉,然後再把髒水潑給朝廷,引起兵變的事情多不勝數。
現在糧餉是直接發給每個士兵的個人賬戶裡,根本就不經過將軍的手,將軍想要剋扣也沒地方剋扣。
並且時代已經變了,過去的武人想的就是利,可是現在只要做一點壞事,就會被媒體放大一百倍,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這還怎麼玩?
每個將軍都要把自己包裝的白白淨淨的,免得被人扒皮。
就像是阿託衍想不明白鬍長衣的篤定自信一樣,作為突厥的可汗默濯同樣想不明白,為什麼武唐的大軍會突然的出現在突厥王庭城外。
這裡可是草原的腹地,距離武唐最近的地方也有一千多里地,途經大大小小几個部族。
如果武唐大軍進入突厥的腹地,那些部族不可能不出聲。
如果武唐是逐個的消滅那些部族,同樣會有訊息傳出來。
默濯根本就不清楚,武唐的大軍是在一天半的時間過來的,那些部族不是不想通風報信,而是根本就來不及。
武唐的大軍來去如風,而且對於他們根本就置之不理,直撲黑沙城,也就是突厥王庭,他們又被突如其來的武唐大軍嚇得畏畏縮縮,所以根本就沒來得及傳出訊息,武唐的大軍已經兵臨城下。
大殿上,默濯看著文武百官,突厥雖然是草原的部族組成的國家,不過在政權大部分還是由文官把持著,這主要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
幾乎每一代的突厥王族,都對中原文化非常推崇與嚮往,這也導致了儒家文化在王室中盛行,大部分的職務也都由文人掌權。
不過有一點是突厥王族比中原做的好的地方,那就是武職一定不會有文人參合其中,文人就是治理,武將就是打仗,各司其職。
默濯看著下面的文武百官,頭痛的揉了揉太陽穴:“說說吧,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為什麼武唐大軍會突然出現在我王庭城下。”
“可汗,可能是有部族背叛我突厥,引狼入室,不然的話武唐的大軍絕對不可能無聲無息的出現在王城之下。”一個文官說道。
“可汗,這絕對不可能,我可力部族對可汗忠心耿耿,怎麼可能勾結武唐外族,與可汗為敵?”一個武將立刻上前解釋道,這個文官分明就是在針對他,他是部族的大頭領,文官的言詞之中,就包含了他的部族。
這文官的話,分明就是要致他於死地。
可是武將自己心底明白,這事與他實在沒太大的關係。
“阿莫,你的部族也在武唐與突厥王庭的通行道路上,這事你又有什麼解釋?”
“可汗,卑職人還在王庭,即便要與武唐勾結,自己肯定是回部族去,怎麼可能留在這裡?這是其一,再者武唐與王庭的通路上,大大小小的部族足足有十二個,武唐能買通一個兩個的部族,難道他們真有本事買通所有的部族?而且還一點風聲都沒傳出來,這可能嗎?在場應該有不少人,都與這些部族有些關係吧?可汗覺得半個朝廷的人,都被武唐收買了嗎?”
默濯現在也分不清楚真假,畢竟武唐大軍兵臨城下,這麼荒謬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還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發生的呢?
“現在不是追究誰的責任的問題,而是想出辦法,如何解這麻煩。”
眾人全都低下頭,這事說起來還是默濯自己做的孽,武唐已經拿出不少的糧錢來救災了,這白得的好處默濯自己的部族就吞下了五成,然後還意猶未盡,把剩下的五成全部都充作軍餉,然後整軍去攻打武唐,以期獲得更大的利益。
結果這次是真的惹怒了武唐,如今人家兵臨城下,說不得便是默濯自己招惹來的。
當然了,這種事是不能說出口的,可汗是絕對不會有錯的,不能有錯的。
這是古往今來的皇帝都有的通病,那就死皮賴臉,就算做錯了事情,也是別人的錯,本人是不會有錯的。
“陛下,武唐人最好面子,您只要向武唐女帝道歉,他們就會撤兵,難不成他們還真能滅了我們突厥不成?”一個文臣理所當然的說道。
想要滅掉突厥,單單是攻陷王庭可不夠。
過去的突厥疆土可不比中原小多少,也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帝國,後來被唐多番攻打,可是突厥始終沒有滅掉,突厥就像是小強一樣,每次都會在絕境中重生,或者分裂,或者是依附,又或者苟延殘喘。
反正總會有一個部族出來,重新整合草原上的勢力,組建新的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