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大栓媳婦生產,沈雲芳沒有了幫手,好在去年她已經做過一遍了,現在在做也沒有那麼難了。泡種子催芽,一通忙活之後,終於還是趕著時間把地都種上了。
雖然家裡又養了小雞,但是今年去比去年省事多了。
小雞長大了一點,沈雲芳就直接讓它們跟著已經長大的老母雞後面混,早上在家吃完一頓飯後,它們就順著後院的門出了家門,在後院那片草地上撿草籽、啄螞蚱,自己給自己補充點蛋白質什麼的,晚上沈雲芳回來後,只要在院子裡咕咕一叫,它們就撒丫子往家跑,回家吃飯。
當然它們謹記自己的任務,每天早上都是下完蛋才出去溜達的。
鴨子鵝也是,每天早上一大早它們就在家裡下完蛋,然後就大的帶小的,一路擰擰達達的去村頭的小溪裡玩耍加吃小魚小蝦,晚上肚子餓了在回家吃飯。
所以說沈雲芳很省心,每天早晚在家喂完了雞鴨鵝和豬就完事了。
一天八個鴨蛋八個鵝蛋,沈雲芳沒幾天就攢了一罈子,然後燒了點鹽水她就都給醃上了,她一個也不賣,都留著自己家吃。當然這也是暫時的,如果攢的太多了,她還是會賣點的。
天氣暖和後,沈雲芳就把自己家後院的塑膠棚子拆了,實在是太佔地方了,她還指望後院多種點糧食和蔬菜呢。
因為家裡雞多了,肯定不能在放在前院了,地方不夠,而且人一走一過看到了也不太好,做事還得低調點好。
所以最後沈雲芳想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把左邊房子和圍牆之間給圍了起來,地方不太大,但勉強能讓這些雞有個趴著的地方,然後她又調整了後院的種植位置,把玉米種在了左邊,這樣等玉米苗長大了之後,就還能像去年那樣,在地裡直接扎柵欄,和雞窩就能連在一起,雞鴨鵝的活動範圍就大點。
還有一件事,不知道沈大娘是哪根筋搭錯了,種地的時候,居然讓沈志傑和沈志文來幫她的忙了。
這種好意不好推拒,沈雲芳只得接受了下來,讓兩人幫著把自留地種了,後院那裡她自己早晚忙活一會兒也給種上了,到是省了一筆小錢。
其實沈大娘是看雲芳這丫頭真的把日子過起來了,這才表達下善意的。原本沈雲芳去年養雞鴨鵝、養豬、養羊,凡是能養的,她都沒落下,而且眼瞅著今年家裡的雞鴨開始出息了,眼瞅著日子就過起來了,沈大娘這個時候能錦上添花當然要做了。
村裡養兩頭豬的人家不是沒有,但是村裡卻沒有一下養三十多隻雞的人家(外人只知道她家養了三十多隻雞),村民們私底下都傳是李家二兒子給她不少錢,要不她哪有底氣一下養這麼多隻雞,這可都是嘴啊,一年下來得喂多少糧食。
沈雲芳不知道這些,她現在天天的忙著在山坡上種地。
因為今年開墾的地方大,她就沒有單一的只種地瓜,她還是像家裡一樣,地瓜、玉米、大豆套種,插空在壟裡還種了點花生。
因為家裡養了不少羊,她就在大塊地的四周種了兩壟胡蘿蔔,旁邊種了一壟香瓜一壟西瓜。
她想起來家裡還有一箱蜜蜂呢,所以她又在最外圈穿插著種了三趟向日葵,然後她把蜂箱就放到了豬圈旁邊。
進入五月份,終於把累人的春耕忙活過去了,蓋家屯又出了兩件大事,而這兩件都和老沈家有關係。
第一件事就是沈雲芳買了個腳踏車。進入五月中旬,沈雲芳看自己家地窖裡的雞蛋攢了不老少,沒有交通工具沒法運出去賣,雖然她又空間,但是還是需要有工具掩人耳目的,所以她就動了心思想把腳踏車買回來。
趁著一個休息日,她就坐著友根叔的馬車去了縣裡,直奔百貨大樓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