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比較早,進入一月中旬,沈雲芳就開始準備起要出行的種種。
現在這個年代,要想出門,必備的有幾樣東西,一個就是介紹信。這就相當於一個人的身份證明,可以說走到哪幹什麼都要看介紹信,乘車乘船住旅店都要看介紹信的,要是沒有介紹信那對不起,你只能露宿街頭了,所以說介紹信非常重要。
這個沈雲芳不擔心,因為自己大爺就是生產隊長,對她來說,這個很好拿到。
另一樣就是糧票。這個年代就是計劃經濟,糧食都是國家統一放的,所以不管到哪吃飯都是憑糧票供應的,要是沒有糧票,即使手裡有一大把錢也沒人賣給你吃的。所以出門必須準備一些糧票。
這個沈雲芳也提前打聽好了,農民也是可以有糧票的,只要自己拿著家裡的糧食去縣裡的糧站換就可以。只是這換也不是隨便換的,還是要生產隊給開證明,證明你確實要去外地,人家才會給你換全國糧票,否則人家只會給你省內糧票。
再有就是這證明光是小小生產隊的章可不行,必須要公社開證明才行。這樣只能是沈大爺幫她去公社蓋章了。
再一個,糧站也不是什麼糧食都給換糧票的,它只收大米或者玉米這樣的糧食,像地瓜就不給換。
這天,趁著外面天氣好,沈雲芳特意去友根叔家求友根叔幫出趟車,送她去縣裡換糧票。
因為已經跟沈大爺打好招呼了,所以沈友根痛快的答應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馬車是國家的財產,不是他沈友根的私有物,所以這個時候社員們想用車還得要生產隊長同意才行。
就這樣,沈雲芳和建軍媳婦一個人揹著五十斤玉米,一個人背了一百斤大豆,又從家扛了床厚被,晃晃悠悠的就從蓋家屯出了。大栓媳婦肚子大了,出不了門了。
還是先去大隊,她這些天和村裡人私下又換了點黃豆,趁著今天沒有村民同行,趕緊的去大隊再榨點油。四十斤豆油真的不夠吃啊!
建軍媳婦縮在厚被裡和沈雲芳嘮嗑。
“你又換那老些黃豆榨油啊?太敗家了。”建軍媳婦知道沈雲芳手裡有錢,可是對於沈雲芳的大手大腳還是不贊同。
“我可不覺得這是敗家,都吃到肚子裡了咋叫敗家呢。”沈雲芳不服氣,她這已經是收斂了再收斂,低調了再低調了,從秋後她榨了四十斤豆油之後,她就一直消停的眯著,這次是專車接送這才想著再去榨點油,沒人看到也省的一堆老孃們眼紅不是。
“這還不叫敗家,一百斤黃豆才出不到一半的豆油,得浪費一半多呢,那豆油哪是咱這些老農民吃得慣的。”建軍媳婦嘖嘖兩聲,她可吃不慣豆油那股豆腥味,她長這麼大也沒吃過幾次豆油,吃油都是買塊肥肉自己在家煉。
“嘿嘿,我能吃的慣,我不嫌豆油的豆腥味。”沈雲芳嬉皮笑臉的說道,“總吃葷油對身體不好。”
“瞎說,俺們一輩子都吃的葷油,也沒看誰不好的,矯性。”建軍媳婦瞪了她一眼。
沈雲芳想想也是,現在的人一年能吃一斤葷油那都是好人家了,所以想身體不好都不行。“其實也不算浪費,雖然出油還不到一半,但是最後不還拿回那老些豆餅嗎,我可跟你說,這豆餅也是好東西,當飼料餵豬可好了,就是人也能吃。”
她記得小時候她爸曾經給她烤過豆餅吃,香脆可口,越嚼越香。當然只是偶爾吃吃,不能當飯吃的。
建軍媳婦不以為意,“人吃的東西,你都給豬吃了,不是糟踐東西是什麼,你啊,就是手裡有倆錢不知道咋嘚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