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從緹亞娜的角度來看,她的所作所為只是用更為極端的方式來維護這個國家。
她所追求的極端禁魔並不一定是錯的。
當達到理想中的完全禁魔,徹底剔除魔法的威脅後,德瑪西亞也能在解決內在威脅之後,重新萬眾一心團結起來,變成執行力極強的強大國家。
為了達到這個終極目標,她利用侄子侄女,放出塞拉斯製造流血事件,還害死昔日國王,只因為國王對魔法溫和的態度變成了他們禁魔的阻礙,還製造誤會將嘉文也轉化為禁魔派成員。
用一位國王,和一批士兵的犧牲,換來一個更加穩固的德瑪西亞,讓德瑪西亞走得更遠。
以這樣的結果而言,就能說她的出發點一定錯了嗎?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選擇通向不同的結果。結果有多個,雖然只有一個是最好的,但是其他較好的結果,也不是沒有。
把目光放回帶嘉文身上,緹亞娜在起義之前為王國做出的貢獻他有目共睹,曾作為無畏先鋒的劍尉長與老國王出生入死,就如同現在的蓋倫一般忠心耿耿。
但是後來她的所作所為卻又讓他痛不欲生,究竟是什麼導致了緹亞娜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所以,在萬分糾結之下,嘉文謀劃了這個計劃。
就像蓋倫在親情與忠誠之間選擇了忠於王國的象徵,忠於國王。嘉文則在王國的安定發展和個人仇恨之間,選擇了王國。
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國王該做出的選擇。
做出犧牲,承擔痛苦,負重前行,然後給予王國一個光明的未來。
老國王的駕崩讓嘉文四世在短短數月內成長了許多,事到如今,嘉文仍有許多內幕不能告知蓋倫,但有一點他一直想不通。
為什麼緹亞娜如此排斥魔法,以至於想要極端禁魔?這說不通,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法師,難道她是想將魔法也壟斷在貴族的手中嗎?
可這樣也說不痛,因為禁魔令對貴族也生效。就算可以利用貴族的權益,但常在岸邊走,哪有不溼鞋?終有一天會作繭自縛。
抱著複雜的心情,嘉文對蓋倫說出了他的困惑。
“蓋倫,為何緹亞娜元帥那麼痛恨魔法?”
這個問題讓蓋倫一愣,隨即陷入了痛苦的回憶,將那年的故事娓娓道來。
“我想,可能是魔法奪走了我們的親人吧……”
蓋倫的一位叔叔,也就是緹亞娜的弟弟,曾是德瑪西亞軍中的遊騎兵。
他曾給年幼的蓋倫和拉克絲講述王國城牆外面的冒險故事,講述他如何保護著王國的人民免遭外面世界的危險。
他告誡他們,有朝一日,某種東西必將終結這相對和平的時代——可能是不受控的法師、可能是來自深淵的生物、或者是前所未有、無法想象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