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斷了他的念想
林強倒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天馬行空,說起這個蒸粉計劃,還真的是他多年前的一個心願,只是那時候自己正處於人生的最低谷,根本沒有經濟能力讓他去做嘗試。請百度搜尋()
而且,林強對自己的家鄉高橋小鎮一直有著感恩之情,總想著要為家鄉父老做些什麼。這種很有特色的竹箕蒸粉在小鎮裡很受歡迎,如果真的能夠把其的秘方和蒸粉工藝總結出來,加以改進,把它做成可以往外推廣的特食美食,不但可以為自己的家鄉作宣傳,還可以為鄉親們開創出一條致富新路。
雖然他現在手控制或者入股的企業涉及多個行業,甚至開始涉足了之前被他認為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房地產業,但他一直保持著相當清醒的頭腦,很清楚自己掌管下的企業能有今天的成績,除了得益於機緣巧合之下,理順了官商關係,更主要的有了自己的實業基礎。
可以說,草根出身的他,全憑自己的聰明和敏銳觸角,從鑽研雕刻技術開始,逐步建立起了高橋電腦石刻心、高橋五金加工廠、廣州高橋潮牌彩雕公司、裝修聯盟、廣州高橋裝修公司,組建了在行業擁有領先技術的潮牌企業這個大本營,才讓他可以憑藉產品優勢,透過獨創的商業模式和先進的經營理念,迅速把企業做大,並真正享受到了技術創新的紅利。
無論是最早的大和山莊別墅裝修工程、特約加盟經銷商、產品對樓盤的直銷、還有一出手拿下了陽州的校園化牆工程,所有這些,靠的全是自己公司產品的絕對領先優勢,後來成立的新潮牌置業公司一鳴驚人,也是全靠自己公司生產的彩雕背景牆和那一套與眾不同的標準化裝修施工流程。至於陸洋河整治工程和與之相關的特色商業街、遊船觀光專案等,則更多的是屬於自己的一時靈感湧現,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的,當然,之後為陽州東北面的轉型升級進言,向蔣榮生、張偉全提供參巧方案,並抓住機會成功對溫泉度假村進行了改制,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商場往往是如此,方向走對了,路子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暢,這也很符合林強一向崇尚的,做生意要學會騰挪跳躍的理論。
但無論怎樣騰挪跳躍,林強一直以來的觀念都是實業先行,沒有實業基礎,所有的一切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因此,自始至終,他都把潮牌企業當作自己的大本營和根據地,無論後來涉足的其他業務發展多快、回報多高,他都堅持讓自己最可信賴的兩個心腹,何光和章國志牢牢掌管整個潮牌企業的生產和技術,有了這個大本營作為自己的堅實後盾,他才能放心的去施展自己的才華。
竹箕蒸粉雖然在其他人眼也許只是毫不起眼的小專案,可林強是真正把它當成一種實業來對待的。
第二天,龍強他們一早把那臺機械製漿機送回去,換了臺電動石磨回來,還從農貿市場買了幾個圓竹箕回來。林強也早早趕了過來,從最初的工序泡大米開始,全程參與試驗。
龍強把買回來的圓竹箕裁剪成跟托盤相應的尺寸,墊到不鏽鋼托盤裡,說這樣蒸出來的米粉才算是真正的竹箕粉。林強這次掏出那麼多的錢,龍強也不會再私藏,把自己在家鄉里的泡米、磨漿、調漿步驟手把手的教會了他,特別是最關健的調漿秘密,龍強說除了加生粉令蒸粉嫩滑外,還要加另一種配料,讓米粉蒸出來不離散、有韌性,另外美味排骨汁的製作也有秘方,林強都一一記了下來。
重新開爐之後,林強親自場,率先用改進過的托盤蒸出了幾條米粉,雖然動作笨拙,但米粉一出爐,龍強說,從外表看,這次蒸出來的米粉跟鄉下那些非常近似,只是林強在鋪灑米漿時用量多了些,出來的米粉厚很多,而且不夠均勻,說這樣會影響口感。
說著親自動手,動作嫻熟的也蒸了幾條出來,放到碟子裡一較,明顯要林強那些要薄很多,且也非常的均勻。淋排骨汁之後,林強先嚐了一口,連連點頭,興奮道:“沒錯,是這個味!”
龍強和林輝跟著也嚐了嚐,大家都覺得這次蒸出來的米粉跟龍強在鄉下小鎮那些基本沒什麼區別了,試驗宣告成功。
“為了便於以後的推廣,我們要給這種蒸粉想一個正式的名字,你們說起什麼名字好呢?”林強道。
“要不跟我們小鎮裡一樣,叫竹箕排骨粉,怎麼樣?”龍強道。
林強想了下,道:“我覺得應該要突出地方特色,乾脆叫高橋竹箕粉吧。”
定下了正式名字後,林強說會讓李婉的廣告公司幫忙設計店面招牌,讓龍強和林輝抓緊做好開張試業的準備,所需的人手讓龍強回鄉下找過來。
何遠已經找人為度假村裡的星級旅遊酒店做好了設計規劃,惠城建工正式進駐施工。他並不清楚林強這兩天都在忙蒸粉的事,好不容易在會所裡逮著他。
“聽孟茹說,戴維斯公司那份初步方案定下來了,是吧?”
“是呀,他們的設計人員正回去香港那邊作細化設計,等下個月最終的設計圖紙出來之後,可以正式開工了。”林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