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心裡微微一倏
午剛吃過午飯,曹志平便打來電話,說何書記那邊的挖泥船、運砂船等河涌清淤機械今天一早從水路出發,沿著東江駛往陽州,下午三點左右能到達,他和吳記明、林輝正分別從鳳城城區和高橋鎮開車過來。請大家搜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新塘的何成滿書記一直緊記著曹志平當年的救命大恩,這些年來一直想報答他,可曹志平從來不是那種挾恩圖報之人,除了當初剛成立高橋實業公司時,手資金不足,從他這裡臨時借了筆款子救急之外,其餘時候都不肯接受他的直接資助,而且那筆臨時拆借的款子一年之後如數奉還,還開玩笑說,借款的利息免付了。
何成滿也很尊重曹志平,兩人年紀相差了十多歲,卻成了忘年之交。因此,這次聽說曹志平接到了陽州的河涌整治工程,何成滿在為他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充分調動自己手的資源,給曹志平出謀劃策,後來曹志平邀請他的公司一起參與進來時,何成滿一口便應承下來,還聯絡新塘鎮裡另外兩家有實力的公司,組織了足夠的裝置和人手,向曹志平保證說,一定會按時按質幫助他完成工程。考慮到曹志平的資金實力,何成滿還暗示說,會從自己的實業公司裡抽調資金,帶資參與工程,讓曹志平儘管放心。
今天是裝置初次進場,何成滿親自趕來陽州,主持開工儀式。廣東人歷來講夠風水意頭,特別是他們這些長年跟水打交道的人,更是有著一種迷信心態,開工之前一定要殺雞燒香,拜祭河神以保工程順順利利。
覃曉花和曹旭今天也特地從廣州趕了過來,這次是潮牌公司首次參與那麼大的工程,大家都想共同見證這激動人心的一刻。
林強和何遠、李婉吃過午飯之後便來到臨時工場,
臨時工場建起了許多組合板房,有工人宿舍、飯堂、現場辦公室,還有一大片已經平整出來、鋪了水泥的大空地,作為車輛和裝置的停放地,以後還得搭建簡易工棚,用來堆放材料。另外,靠下游的那片空地是用來作泥砂分離場的,運泥船會把清理出來的淤泥集運送到這裡,經過分離之後,河砂會被堆放到一邊,那些淤泥則抽送到岸邊,要等含水量縮少到一定程度後才能用渣土車運走清倒。
何成滿和覃曉花他們是幾乎同時抵達臨時工場的。
林強把大家互想介紹了一番,道:“何書記,這次要您親自出馬,真的感謝了。”
何成滿呵呵一笑,道:“我跟志平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他的事是我的事,林總用不著客氣。”
看著足夠寬敞的臨時工場,何成滿不住的點頭,對大家說,有那麼大的工作空間,施工起來方便多了,許多的工序都可以同時進行,他們之前在新塘裡施工,是因為空間不夠大,施展起來互相影響,嚴重拖慢了進度。
林強道,這次的整治工程得到了陽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和協調小組,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
快到下午三點時,挖泥船、運砂船相繼到達。臨時工場對開河面是一片寬闊的水域,陸洋河在這裡拐向形成了一個大河潭,水位較深,幾艘船隻都可以順利駛近,岸邊正好有一個已經多年不用的舊碼頭,可以靠岸。
工人們把生活用品搬進臨時宿舍,整個工場馬熱鬧起來。
曹志平和林輝這次專門從鄉下果園裡捉來了多隻鳳城有名的麻黃雞,林強讓曹衛東從裝修工人找來兩個會做白切雞的,趕來臨時工場這裡,準備殺雞奉神。
何成滿已經讓人從新塘那裡帶來了香燭、米酒、萍果等祭品,何遠則早早讓人買來了一百八十八萬響的大鞭炮,繞著工場大門圍成了幾大圈。
下午五點多鐘,吉時已到,一切準備緒之後,何成滿領著大家,站在大門口,拜天拜地拜河神,那幾艘挖泥船也開動機器,象徵性的做了幾下挖泥動作,隨著經久不息的鞭炮聲響起,滿地落紅,在大家的歡呼聲和鼓掌聲,何成滿宣告,陽州陸洋河整治工程正式開工!
按照慣例,所有在現場參與開工儀式的人,都會獲得開工紅包,工人們興奮的圍著各自的班組長,在爭搶紅包。
空氣濃濃的硝煙味還沒散去,一輛奧迪車從臨時鋪好的水泥道徐徐駛來,何遠朝大家說了聲“蔣書記來了”便率先迎了去。
蔣榮生之前已經來視察過臨時工場,張棟榮向他彙報說,今天裝置要進場,但他們事先並不知道林強他們要搞隆重的開工儀式,下班之後,蔣榮生突然想起要來這裡看看裝置進場的情況,車子剛從大馬路拐河岸,便看到河涌裡幾艘挖泥船在揮臂挖泥,接著便聽到了鞭炮聲。
眾人在大門口列成兩排,空出間的道路,恭迎市委書記的座駕駛進了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