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記住最新地址
顧柒柒給顧老爺子的禮物,還真就是這麼一盒子藥。
可顧王氏不知道,這藥可不是一點點銀子比得了的。
而她給琴姑婆的東西卻不少,有金釵、有面料、有土特產等等。
寧欣兒給每個侄子侄女都一個大金鐲子,顧二嬸一哆嗦:“這要給孩子戴上了,還不給擼去?這欣丫頭,真以為村子裡是城裡呢。孩子大了滿村跑,誰看得住?”
顧柒柒樂了:“這還是我攔住了,要不然她還得打重一些。讓嫂子們幫著收好,等他們長大了再給好了。”
顧二嬸連連點頭:“嗯嗯嗯,這樣就最好了。柒柒,也不知道我們給欣兒孩子做的百家衣穿不穿得。”
百家衣,是一種心中信仰。
穿了百家衣的孩子,都會安全健康長大。
這時代,孩子的妖折率實在太高。
大前年那場風寒,有顧柒柒的藥方、有唐先生幫忙配藥把脈觀察,上、下兩個村只死五個孩子。
可顧柒柒聽自己二舅說過,全鎮保守估計至少死了一百個以上。
給平哥兒、安妹兒的百家衣,是二嬸與嫂嫂們到兒女雙全的人家家裡求來的布,然後拿到廟裡開光求過佛,一片片精心做成的。
雖然都是些尋常的棉布,而且做好後的新衣還洗了十次才給孩子穿,但這份心意卻是讓人無比感動。
“穿得、穿得,可好看了!”
雖然幾個兒媳婦、侄媳婦的手藝都不錯,但畢竟是碎布頭縫起來的衣服,真要說好看談不得。
“老五家的手藝最好,再就是你二嫂的了,不過你四嫂和六嫂的手藝也是頂呱呱的。去年終她們四人做好這個百家衣後,合夥繡了一副百壽圖,據說被京裡的人買去了,得了一千兩銀子呢。”
五嫂宋沁渝的手藝確實是好,雙面繡那麼難學的針法,她學得非常精,而且她還把這手藝教給了所有的妯娌。
按理說張玉青是繡娘出身,在繡樓做了八年,可師傅水平不高,她繡的是平常針法,自然比不得雙面繡這種絕技了。
“那大嫂與三嫂可得眼紅了!”
“嘿嘿,可不?你三嫂說,她也得好好學,以後可以教閨女呢!”
三嫂趙明蘭丫頭出身,但對女紅卻不精通。
可性格好、情商高,很得顧二嬸的喜歡。
“二嬸,今年我在濟州府的時間比較長,那邊有很大的院子,等這邊的茶與花都收完後,讓嫂嫂們都跟我去住一段時間?”
顧二嬸半張著嘴:“全去?”
顧柒柒點點頭:“要是願意的話,當然全去。而且,我還想在那邊給嫂子們全個繡樓,把她們的繡品做成精品,賣給貴人。”
“你二哥、五哥、六哥都得跟你去的話,那老二家的、老五家的、老六家的都讓她們跟去。不過你大嫂怕是走不開的,馬上要生了不說,這家裡沒有她幫我,我可忙不開。”
“反正我得半個月後才走,到時候問問她們。”
家裡能幫的人多了,幾個兒媳婦跟去和兒子在一起,顧二嬸一點也不猶豫:“行,願意的都去。對了,你們村裡的那個黃山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