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來自小父母雙亡,兄妹倆跟著叔叔長大,叔叔也是個貨郎,他侄從叔業也當了貨郎。
當年肖曉蓮跟著他先是到處當貨郎,後來流了一個孩子身體就差了,安國來不得不把她帶回了老家南江。
叔叔自己有三子兩女,家裡日子過得很艱難,他們一回去就更不好過了,於是嬸嬸把他們一家三口趕去了老屋。
分家後兩人要什麼沒什麼,安國來又不能走遠方做貨郎,就只能開荒種田、閒餘時間當貨郎,漸漸的日子也能過了。
可去年,安國來年底一場大病把田地都賣了才治好,沒法過日子了只好賣了屋子拿著一點點銀子回來找孃家。
路途太遠,又加上手頭上沒錢,一家人靠著走路回來,整整走了兩個多月……
聽完經過,李香香的臉黑成了碳:“你們不好過,難不成家裡就好過了?嫁出去的女要是都不好過就回孃家,這孃家人還要不要活?”
肖二嬸臉黑了:“老大家的,這個家還不是你當家!”
李香香一點也不怕:“娘發什麼火?我有說錯嗎?她既然跟人跑了,還跑回來,這是給肖家打臉!大娃下月初就要上學了,以後讓人知道他有這樣一個與人私奔的姑,還能科舉嗎?”
肖二嬸本就老實,李香香這一說,立即被嗆住了。
肖曉蓮知道自己錯了,當年錯了,現在更錯了。
“娘,您別為難,看過您與爹了,知道你們都好,女兒就放心了!是女兒不孝,讓爹孃丟臉!我們這就走!”
可肖二嬸哪能讓女兒一家就這樣走了?
再生氣,那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不許走!這個家,還是我作主!”
李香香惱了:“既然如此,那分家吧!你們就與你們的好女兒一塊過!四弟妹,你呢?”
王桂蘭與李香香可是一條線:“大嫂說得對,樹大分杈、崽大分家,既然大姑姐一家要回來,這個家還是分了的好!”
“砰”的一聲,肖二爹一拳頭捶在桌子上:“我還沒死呢!想分家,行,等我們老兩口死了再說!曉蓮,既然你是出嫁女,斷沒有拖家帶口回孃家的道理。可你們才回來走親,也沒有立即就走的道理。
老婆子,先安排他們一家住下來,三五天後讓他們走吧!蓮兒,家裡也就這樣,爹孃沒什麼本事、也幫不了你,到時候給你五兩銀子,你們去找個地方先落腳。”
回南江去是不可能的,肖二爹也沒多說。
肖二嬸擦去眼淚:“蓮兒,你知道家裡兄弟多,也沒地方住。弟妹,六寶去與五寶住幾天行不?”
肖三嬸立即點頭:“沒什麼不行的,反正他們倆兄弟說得來。這樣吧,安家這位小姑帶著玲兒住在曉念那前屋的坑上,反正燒坑。”
安家的小姑說是十八了,因為日子過得艱難,十八的姑娘看起來只象十四五。
還有這安玲,九週歲的人,真的像根六七歲的豆芽菜……不過這個安國來應該是年輕時相貌還不錯,兩個孩子都長得像爹,很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