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成經過四天五夜的搶救,已甦醒過來。醫生為他做了心臟手術。他的心率由原來每分鐘250多次,已開始穩定下降。
病房裡,看望韓大成的人來來往往。有大成的親屬,好友,鄰居,也有金六妮的親戚和好友。病房裡一時塞滿了人。醫生告知金六妮:“大成雖有好轉,但病情不穩定,是特級護理,很需要安靜。眼下,最好能減少病人的探望。並要求家屬積極配合醫生關注病人的變化,發現情況及時彙報。”
金六妮這幾天已熬得眼上起了紅絲絲。多虧了小女兒金菊。金菊基本上不離爸爸床邊。她時不時的給爸爸額頭擦擦汗,摸摸爸爸粗壯長滿老繭的手,她對爸爸是那麼親切和體貼。她時不時的偷偷掉眼淚,唯恐爸爸一病不起。
住院第五天,早晨上班的時候,病房辦公室送來一張《醫療費清單》,累計醫療費86850元。不過與其他病人不同的是少了“請您儘快到住院部交款,否則將影響病人治療”的提示性警句。金六妮接過清單,有些膛目結舌,轉而又很快鎮靜下來。她知道這是醫院對她的特殊照顧,讓她先治病,後還款。要不是在眾人面前,她早跪下來給關照她的張主任叩幾個響頭,以表感謝之恩。
為弄明情況。醫院及時派出院部青年志願者聯合會副主任、團委書記、政工科王淑萍科長和小姜幹事去大麴鄉鳳凰嶺屯子調查瞭解情況。
王科長從村黨支部書記那裡得知。金六妮和韓大成自結婚起,就沒過上一天好日子。他們住的是金六妮老家傳下來的3間破草房,和六妮的老孃住在一起。第二年,抻抻腰筋,拉了一身饑荒,在親鄰的幫助下,蓋起了4間新瓦房。新房子雖然寬敞,卻沒有像樣的傢俱。金六妮和韓大成滿心歡喜,積足了後勁。接下來便是生孩子和還房款。那個年代在生產隊雖然夫妻拼命地幹,拼命地掙工分,到年終能開上幾十塊錢的支(現金)就很不錯了。所以,房款一直還了七八年。剛有起色,孩子們又開始接二連三上學讀書。特別是大女兒金梅考上北大後,家裡既高興,又發愁。為了能交上學費,邁進大學門檻,韓大成舍舍痛把新房子賣了一萬五千元,交了學費,金梅順利的上了大學。六妮什麼也沒說,一連幾夜睡不著覺。她不是痛房子,而是高興啊!高興後代終於出了個大學生。她想:就是挨凍捱餓也要供金梅讀完大學。而韓大成終於兌現了千辛萬苦也要支援孩子上大學的諾言。
兩年後,第二個女孩金竹也像姐姐一樣努力拼搏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名校。為了湊夠上學的錢。夫妻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裡,偷偷地賣了四五次血,獲得現金1500元。後來,韓大成又去血站,血站的人認識他,怕發生危險,怎麼也不要韓大成的血。在韓大成的多次請求下,血站負責人張金華站長得知韓大成夫婦賣血是為女兒上大學籌集款項時,非常感動。張金華站長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寬裕,在妻子常年有病吃藥的情況下,毅然拿出300 元交給韓大成。並對大成說:“不要再抽血了,太頻繁會影響健康的。這點錢是我支援孩子上大學的一點心意,請收下吧。”可是,韓大成就是不接這個錢。張站長板著面孔說:“要是你沒困難,往後就別來血站了……”,看看不對勁兒,韓大成不好意思地說:“站長,我知道你家裡有病人,我怎麼能要你的錢呢?”
“別說了大成。我掙工資,月月領錢。再困難也比你強啊!”
家中有兩個孩子上大學。韓大成和金六妮想的是怎麼樣多掙錢,省吃儉用少花錢。冬閒季節,韓大成也不閒著。他借來本錢,跟屯子裡的人去外地販蘋果。返回的途中,別人渴了,就吃上幾個香甜可口、有滋有味的蘋果。可是韓大成摸摸這個,看看那個光滑圓溜甜絲絲的紅蘋果,只在鼻子上聞了聞,又輕輕地放回紙箱裡。他捨不得吃呀!一起販蘋果的夥伴問他:“大成你怎麼不吃蘋果呢?出門在外別那麼省了,等回到家可就吃不上了。”又有人問:“大成你做買賣,連口蘋果捨不得吃,是不是省點給女兒上學呢?”大成憨厚地說:“不是,不是。我嫌涼,吃了胃口不濟。”
每當大成販回來蘋果,六妮都要把蘋果分成一二三等重新整理包裝一番,拿到市集上去賣。而有些破損蘋果六妮也捨不得吃。大成總是心疼地說:“這些不好的蘋果你就別賣了,留下吃了吧。”六妮不高興地說:“你不知道孩子上學要用錢嗎,不從肚裡扣點怎麼行!”
後來,三女金婷考上師範大學,韓大成更是沒黑沒白的掙錢。他和妻子除了承包二十幾畝田地外。韓大成還在鄉里的一傢俬人磚瓦廠上夜班,為窯廠看火燒磚瓦。每月額外收入600元。為了讓韓大成白天能夠多休息一會兒,六妮就成了田裡的主勞力,整天在地裡幹活。而韓大成往往只休息半天,便惺忪著眼睛到田裡和老婆一起耥地、除草、打藥。來到農忙,韓大成更是連軸轉,忙活一天,晚上又騎上腳踏車到窯廠上夜班。他太疲勞了,開啟爐門剛添完煤塊,還沒放下鏟子,一頭跌在爐門上,額上跌出了個大窟窿,鮮血咕咕流出來。工友把他送到鄉衛生院包紮好。韓大成堅持回到窯廠繼續值班。老闆怕出事故,用車把他送回家休息。
而這一次秋忙,韓大成卻沒有逃過厄運。中午,他到地裡給玉米打藥。越是天熱,溫度越高,殺蟲效力越好。韓大成打了一小時藥,覺得心口有些堵悶。他知道這是老毛病,也沒在意,就堅持幹下去。幹著幹著,口乾舌燥,心裡難受。差點兒倒在地裡。他只好停下到地頭休息。等到心口好些了,堅持把藥打完,才回到家裡,匆匆忙忙吃上幾口飯,又去幹下一場夜班。
就在這天夜黎明前,韓大成倒在了窯廠的爐前……值班人員及時聯絡救護車把他送往醫院救治……
王科長和小姜幹事從書記那裡出來後,又去訪問村民。鄰居柳阿媽說:“沒看見六妮這樣過日子的人,她太節省了。平時炒菜、做冷麵什麼的,從來不用味精,也很少用醬油,為的就是省幾個錢。她家的電燈除了女兒學習外,很少亮著。更不用說連彩電、冰箱、電飯煲也沒有。她每月用的電費是屯子裡最少的戶。”60多歲的金大伯感嘆道:“她家多年就是這個樣子,夫妻兩口子只知道掙錢,捨不得花錢。平時連點肉星星也看不見,只在逢年過節買上一點肉,包個餃子給孩子們過年過節,就算不錯了。唉,他們這兩口子呀,你就別問了!要是能扎著脖頸不吃飯,那就不吃了!”金大爺出口長氣說,“他們可是都把錢花在閨女身上。一家子出了三個大學生容易嗎?附近南莊北屯有誰不曉,誰不誇!”旁邊又有人插嘴道:“現在不是三個,是四個大學生哩。今年最小的金菊丫頭也考上了大學,剛接到通知呢。”“咳!這個六妮,就是看重文化……”鄉親們感嘆道。
回來後,王科長把調查瞭解的情況,寫了個總結報告。向醫院領導做了彙報。針對這種特殊情況,醫院黨委及時召開會議,作出一項重要決定:韓大成住院的醫藥費、治療費、護理費等費用全部由醫院負責,為韓大成儘快治好病開啟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