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不出,這墓穴的佈局是南北向還是東西向抑或縱向,只能透過電筒的有限照明所呈現出的場景,粗略判斷當下他們所處的是車馬坑之類的墓室。
即便是已經被搬空了的墓穴,面對未知,也不應該輕易踏足。
黃清若平復了震驚的心緒之後,看向梁冕:「冕師傅今天來的時機不對。」
如果梁家的寶藏原來不單單是幾件文物那麼簡單,而是眼前這個墓穴的話,梁冕想要探索,最好是做足更充分的準備再過來。
現在下來已經是種冒險,理性上不應該再繼續逗留,最好馬上離開,從長計議。
梁冕承認,情況的確出乎他的意料,承認現在很冒險,但:「如果就這樣離開,我可能沒有再進來的機會了。」
黃清若明白梁冕的意思,剛剛他們下來的時候,走在最後一個的梁冕的助手告知,外面有人找到宗祠來了。
來的只可能是梁家人。
就算來人沒找下來,他們現在出去,也多半會和來人撞個正著。
梁冕暴露了,寶藏地點暴露了,三叔公和梁崇初又怎麼可能會讓梁冕再有機會下墓穴?
而這個時候,梁冕找到了一處拉繩。
隨著拉繩一拉、咔擦一聲,角落有盞簡陋的燈泡亮了,給這個空間照了明。
黃清若才發現,這處墓室被改造成儲物空間,從上方引了電路下來,安裝有幾顆燈泡。
應該是太久沒人使用的緣故,燈泡只剩一顆能亮了。
能亮的這一顆燈泡,光線也沒有特別亮堂,還不如梁冕幾個人共同拿著手電筒照明。
不過手電筒電量有限,剛剛在上面找空間已經耗費了不少,當下確實該省著一點。
之所以說這處墓室被改造成儲物空間,是因為這裡的確放了不少東西。
比如角落裡有沒用完的水泥,還有各種考古工具。
梁冕和梁冕的助手們去翻的時候,還翻出了火摺子、蠟燭、乾糧等用品。
黃清若剛剛說「考古工具」其實武斷了。
以她的專業,看到的的確是一些考古工具,以梁冕的眼光,則發現不少盜墓用品。
頭燈、傘兵刀、探陰爪、膠皮手套、防毒面具諸如此類,幾乎可以說應有盡有。
黃清若最終還是因為好奇心,也走近了去看。
都不是全新的,雖然有著時間的流逝而自然變舊的因素在裡面,但根據這些工具上殘留的某些物質可能判斷,它們以前有人使用過。
蹲在幾瓶醋面前,黃清若觀察瓶身上面的標籤,猜測:「梁滿倉留在這裡的?」
「不全是院長。」梁冕已經戴上了一副膠皮手套,抓起一個工兵鏟,示意那些盜墓用品,「父輩們的行當裝備。」
他口中的「父輩」,毫無疑問是幾位叔公他們的父輩,對於黃清若來講可以簡稱為梁家的祖宗。
黃清若認同。的確,應該是在梁滿倉之前就有人留下東西更合理。燈泡這些肯定是梁滿倉後來安裝的就是了,否則梁家的祖宗們那會兒還沒有這種現代化的東西。
略略一忖,黃清若轉而提出:「包括梁弈吧。」
根據錄音,他們「父輩」那會兒,不是還一起幹這些勾當?
「……」梁冕沒回答,不知是沒聽見還是故意無視。
他繼續給他自己身上戴上裝備,也張羅著他的助手們儘可能地把這裡的工具和用品多多攜帶。
有兩三個助手是不願意再跟著梁冕乾的,畢竟眼前的情況超乎他們原本的工作範圍。
梁冕不予勉強,提出如果不願意跟著繼續前行,就現在這間墓室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