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宗祠也就是在那次城市規劃建設之中被梁家強行保留在市中心地段的(第120章)。
柯偉豪的祖籍所在的村子,以前和梁家村一樣被遷徙到那塊地方。
如今已經變成霖江市的文明示範村,由政府統一規劃,家家戶戶建別墅,而並非傳統印象中的農村。
當然,其中梁家村發展得最好。之前說過的,梁家村在霖江市有個外號是「土豪村」,正是梁家反哺梁家村的緣故。
梁澍的父母將舊物店給了梁澍經營之後,就是退休回到梁家村裡養老的。
正因為梁家成功地將梁家宗祠保留在了原位,所以梁家祭祖從來不用去鄉下那個新建成的梁家村,反而是鄉下村子裡的人逢年過節匯聚到市區來。
譬如大年初一的燒頭香和初一到初三的三天流水宴。
梁家村也是當年遷徙的幾個村子裡唯一一個以姓氏命名的村子,整個村的人全部姓梁。他們也是梁家整個家族梁姓子弟的組成部分。
柯偉豪的祖上所在的村子就姓什麼的都有。
而且遷徙之後,除了梁家村,其他幾個村子的鄉親們很多都混居起來,沒有像梁家村家族感還特別強,界線劃分地比較明確。
說起來,當年那個沈老闆的資料就顯示,沈老闆的出身也在以前遷徙的幾個村子中的一個。
黃清若那會兒剛跟梁崇初、三叔公達成合作之後,要求他們幫忙提供曾經那起綁架案的線索。
梁崇初和三叔公兩方都沒有線索可提供,黃清若只是瞭解到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資訊。
比如沈老闆以前之所以信任梁晉東、跟著梁晉東投資古董,是因為沈老闆和梁晉東認識有些年頭了。
那個時候城市還沒規劃、存在還沒遷徙,沈老闆的家和梁家村是隔壁村,幾個村子的孩子上的是同一個小學、同一個初中。
相互竄門、玩在一起什麼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鄉里鄉親的彼此也多少都認識。
沈老闆和梁晉東算起來就是小時候認識的。
長大後因為村子的遷徙、各自家庭的發展等等,不再那麼熟悉了。
雖然沈老闆不是做股東生意,但也是做生意的,和梁晉東同處霖江的商界之中,總有社交場合能碰面,一來二去地保持聯絡。
單明典調查的資料中顯示,沈老闆是家中獨子,很多年前不回村子了,帶著父母和他的妻女生活在市區的大房子裡。
沈老闆破產之前,他的父母已經去世。
綁架案之後,沈老闆則帶著妻女一起自殺。
所以一直才說,沈老闆已經沒有其他親人了,想不通究竟是誰,時隔這麼多年,還會想著為沈老闆報仇。
思緒斂回,黃清若問柯偉豪,他這次跟著誰回鄉祭祖的。
柯偉豪說跟著他的叔叔和姑姑。
「你們家就回來你一個?」
「嗯,我們一般隔兩年從馬來回來一次祭祖。一家派一個代表。我就是今年我家的代表。」柯偉豪講起來就收不住,扯了好些他回鄉祭祖期間的閒話。
黃清若只是確認一下,他的那個母親這次沒有跟他一起來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