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若聞言上前去,也問:「三叔公是不是知道這件文物的來歷?」
展示在他們面前的這第三件中國文物,是一件直徑十厘米的翡翠圓盤。
圓盤內盤著一隻贔屓,即龍的第六子霸下,那條長得像烏龜的龍兒子。
所展示出來的名字就叫龍龜翡翠。
黃清若之前關注這一塊的展區時,也是在這件文物面前停留時間最久,因為這件文物是極少數的沒有官方記錄的展品。
不過圓盤的背面有幾行潦草的英文,解讀出來的意思大致是「綠色翡翠,來自北城夏宮」。
由此判斷,它是曾經圓明園的物件,被洗劫到國外來的。
用現在的審美去看,這件翡翠的水色等等都不算極品。
但作為能出現在圓明園的物件,它的價值毋庸置疑。
黃清若在入職這家博物館之後,又向館長多瞭解了一些這件龍龜翡翠的資訊。
據館長說,它是這家博物館內最新的一件亞洲文物,大概一年前出現在蘇富比拍賣行上。
送來拍品的人也是中間已經經歷過兩位買家才到他的手上,具體來歷也就誰也不清楚了。
當時不僅只有這一個翡翠圓盤,還有另外兩條龍子,分別是老大囚牛和老四蒲牢,加起來一共三個。
所以很像是原本應該龍九子都有,共九個翡翠圓盤,成一系列。只是落在這位買家手裡的僅僅三個。
蘇富比拍賣行後來交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專家進行鑑定。
鑑定出來的也就是他們在展櫃上能看到的,最大的資訊點便在於圓盤背面的英文記錄。
最終三個盤都入了米國的博物館,於半年前分別分配到三個設立了亞洲文物修復室的博物館內。
其中一個博物館,就是現在黃清若所處的這一家,也就有了她見到的這個龍龜翡翠。
三叔公雖然不比二叔公是文物界的大家,但身為梁家的三大支柱之一,三叔公的掌眼功力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總歸三叔公吃過的鹽比她吃過的米多。
黃清若透過三叔公的眼神,第一反應就是,三叔公可能比米國的這些專家更瞭解這件文物背後更多的資訊。
而三叔公既沒有回答梁沅西,也沒有回答黃清若。
他仍舊緘默地隔著展櫃的玻璃看著,若有所思。
似乎是因為他沒有將龍龜翡翠拿到手裡、放在眼前,離開展櫃的燈光效果,所以還拿不準,尚處於資訊處理的判斷之中。
黃清若無聲地和梁沅西對視一眼,暫且誰也沒講話。
又過了十分鐘,三叔公終於從這件龍龜翡翠前離開,卻仍舊不發一言。
黃清若和梁沅西倒也沒追問。
時間臨近中午,一行人暫停行程,先在梁沅西的安排下去吃午飯。
午飯安排在梁沅西在這邊的家裡。
黃清若也是第一次過來。
這一塊地區的房子,大同小異。
黃清若和路昂住的那棟,是米國這邊最典型的只有一層的house,尖屋頂上面是閣樓儲物。
梁沅西的這棟house,面積比單明典的那棟小,但有兩層樓。
黃清若和路昂雖然跟過來一起吃午飯了,但兩人的餐食是單明典另外準備的。
由尹助理送過來的他們倆平時根據營養師分明量身定製的孕婦餐和病號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