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樑家沒有太過分,只有類似的重要場合,會禁止處於生理期的女人進廟和上香,平時不會管。..
霖梵寺是開過光的寺廟,開過光的寺廟有資格修十三道門。
不過十三道門裡,一般中間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
黃清若和梁京白一起,按順序跟著大家一起沿階梯往上走,並且嚴格遵守男左女右的規範。
進廟前各自領取香。
領多少根香,同樣有講究。
三炷香,為自己祈福。
六炷香,為兩輩人祈福。
九炷香,為三代人祈福。
另外還有十三炷香,十三炷香是個極致,屬於功德圓滿的高香。
根據梁家的輩分,往年二叔公和三叔公一起,各自是燒九炷香,並且也只有兩位叔公燒九炷香。
今年只剩三叔公,三叔公燒了十三炷香。
往下就勻了幾位也已經當爺爺的梁家人燒九炷香。
像梁祖宏和馮錦華這一輩的,燒的是六炷香。
而黃清若和梁京白這一輩,燒的便是三炷香。
其實放眼所有的寺廟,大年初一最熱門的,當屬「頭柱香」。「燒頭香」寓意好,延續至今也仍舊搶破頭,尤其在霖江市這種佛教氛圍濃厚的城市。
早年還有過寺院的「頭柱香」在網路上拍賣出天價的新聞。
霖梵寺很早就禁了頭炷香,不允許香客為了燒到頭炷香而徹夜排隊爭搶早上寺院開門後第一時間進去燒香。為此霖梵寺對外宣稱頭炷香只留給寺廟的主持。
霖梵寺試圖做榜樣,讓香客們明白,心誠比搶到燒香的時間更為重要。真正的頭炷香,不論燒香的前後,只論燒香的心誠。
不過霖江市寺廟多,有些香客實在重視頭炷香,燒不了霖梵寺的頭炷香,就退而求次,去其他寺廟。
後來黃清若知道了,霖梵寺的「頭炷香」也並非對外宣稱的那樣只留給主持,其實是留給霖江市有分量的人物。
梁家倒從來沒去搶過頭炷香,再富甲一方,終歸也只是「商」。不如識趣一點謙遜一點,順水推舟做人情。
黃清若還記得,有一年,這個「人情」就做給了管樂的爸爸。
雖然每一年寺廟的頭炷香很熱門,但落到個人頭上而言,每個人新年上的第一炷香,就是每個人的頭炷香。
三叔公每年也是這樣告訴大家的。所以就是梁家每年大年初一整個家族出動來一起燒各自的頭炷香。
年輕的梁姓子弟們如今最多也只能接受到此為止,因為如果真的要燒寺廟的第一炷香,這個時間肯定是來不及的,意味著大家的起床時間得更早。
今天這八點集合在霖梵寺共同燒香,對大部分想要在假期睡懶覺的年輕人來講已經非常地早。
黃清若不清楚其他人在對著殿上的佛祖叩拜的時候,心裡默唸的為自己祈福的內容是什麼,她只知道她什麼也沒想,腦海中完全是放空的狀態,跟著大家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