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天大地大,隨便去哪裡,她才不知道除了回霖江,她還能去哪裡。
有固定的選擇,反而更容易選擇。無數選擇放在面前時,則更容易茫然。
「……梁澍。」她盯著四處來來往往的人,輕輕喚。
梁澍應:「怎麼了?」
黃清若問:「你說我如果完全脫離這一行,能幹什麼?」
梁澍吃驚:「為什麼要脫離這一行?」
他的第一反應還是太浪費了,就像當初她說不進博物院,要去霖江大學。
而她那時候的回答是,她有她的打算。
他至今不清楚她究竟什麼打算。
現在她又說要脫離這一行,梁澍不免猜測:「你的打算該不會就是轉行吧?」
黃清若低頭繼續掰炒栗子。
梁澍看著她,欲言又止,最後也沒追問,而是說:「轉不轉行看你自己,你決定了就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哥就幹了媒體。」
但梁衡也沒完全脫離家族裡的背景,很多時候梁衡還是和古董行業打交道。
現在的社會,行行相關聯,做不到獨立存在。
黃清若問:「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出生在梁家,不受梁家的影響,會幹現在這一行嗎?」
梁澍想想自己那個家傳的小小的古玩店:「肯定不會。」
黃清若:「那會幹什麼?」
梁澍:「不知道,沒想過。」
黃清若:「現在想一想呢?」
梁澍:「姑奶奶,別為難我了。我現在的情況就是,除了古玩,沒其他愛好。」
黃清若將剝好的栗子給他:「你混古董行業,你喜歡這一行。***考古幹文物修復,但我沒有喜歡考古沒有喜歡文物修復。」
梁澍震驚,他還是第一次知道:「什麼?你不喜歡考古?不喜歡文物修復?」
黃清若糾正:「沒有喜歡,不是不喜歡。你可以理解為,沒感覺。」
梁澍沒在意這其中的差別:「可你乾得很好。」
大概刻板印象就是,一個人能把一件事幹得好,代表他喜歡這件事。黃清若見他不吃,她就又自己吃了:「我當時只能選擇幹這一行,並且把它幹好。」
身處梁家,黃薇希望她們和梁家的關係能更緊密,希望她在梁家能當一個有用的人。有用的人才有價值,才不容易被拋棄。
所以,大學的專業,黃薇替她選擇了考古。
後來能得到二叔公的青睞,黃薇高興,梁晉東也高興。
這對改善她和黃薇在梁家之中的地位確實有幫助,黃清若便也一心想把它幹好了。
她學東西是快的,在這行又似乎有那麼點天賦,所以二叔公越來越滿意她,越來越喜歡她,傾注在她身上的培養也越來越多。
在變故發生之前,黃清若以為自己會和黃薇一直待在梁家,她也會一直沿著二叔公給她的職業規劃走下去。
如今……黃薇在獄中,二叔公過世得很突然。
風箏線在毫無防備之下斷掉了,風箏的命運看似回到自己的手中,可以想飛哪裡就哪裡,實際上它失去了方向,還飄在風中身不由己,甚至掉在地上任人踩踏,借不到風重新飛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