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分枝,茶素醫院的內外科現在都有一種自強不息的感覺,總覺得發展是超乎醫院的,自身的成就也是超過醫院的。
這個感覺不光是各個科室有,張凡也是有的,比如張凡就不喜歡鳥市指手畫腳,當然了,張凡是付諸於行動的,從茶素到鳥市。
有一個算一個,幾乎都沒有指點過或者沒有具體進行過工作指導。
當然了,高屋建瓴,遠期目標之類的,張凡還是需要鳥市或指責茶素這邊指導的。
但具體工作,張凡這邊已經幾乎不聽上級給與的一些意見了,除非給錢。
而茶素醫院這邊,婦幼方面還是任重道遠的,很多說人口開始倒掛了。
但小地方,民族地區,人口增長是大城市無法比擬的。
全國都在人口降速,而茶素這邊,人口並沒有什麼變化,增數照樣是超越往年的。
有人說過,未來或許就是大城市發展經濟,小城市發展人口。
這就造就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茶素婦科和兒科,不光患者沒有變少,還有點不夠用了。
然後,這就讓呂淑顏她們越來越無法把握。
剛開始的時候,她們要形成婦產幼兒聯診療,張凡同意了。接著就是邊疆所有的婦幼,都沒有人家茶素醫院專業。
因為人家呂淑顏她們,從嬰兒沒出生,到出生,然後出月子,直接就形成了一個科室。
幾乎可以說,茶素的婦幼是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然後這個模式也被很多人學習了。
接著問題出來了,呂淑顏他們飄了。
覺得茶素醫院成了扯他們後腿的存在了。最重要的是,婦幼聯合後,張凡有加大婦幼的發展。當初從首都津河挖了不少的兒科大拿。
然後幾乎可以說婦幼這邊就是一個小型醫院,從兒童呼吸兒童消化,然後心臟、神經人家內外科都有了。
就算是會診,也很少再需要大內科大外科這邊來幫忙了。甚至呂淑顏和兒科的幾個主任悄悄摸摸的策反了感染科的幾個醫生。
然後幾個醫生自己跳槽從感染科,跑到兒科這邊成立了一個兒童感染科。
剛開始的時候,老居沒怎麼搭理他們,可以說,老居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但老居沒想到的是,人家錢多。
呂淑顏和張凡搞業務科研也就算了,最主要的是呂淑顏還能和兒科的主任們搞到國家的科研專項資金。
這一弄,兒科這邊兒童感染科直接就成了西北兒科感染的重點和龍頭科室,甚至茶素兒科每年釋出的感染資料,直接就成了西北兒科的治療指南。
老居這個時候後悔了,非說兒童感染科是屬於茶素感染科的,必須要在呼吸科的領導和指揮下工作,查房必須是要和呼吸科一致的。
呂淑顏和兒科的幾個主任可不是感染科的黃主任,感染科的黃主任當初只會躺在地下哭,對老居是沒任何辦法。
人家呂淑顏可不是軟妹子,有心計臉皮厚,還膽子大。和老居在開院務會的時候打的有來有回的。
冬天老居沒時間,夏天張凡又不待見老居,這就弄的老居一直沒辦法對兒童感染科下手。
然後這就讓呂淑顏她們慢慢的覺得,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能總讓某些人給套個籠頭了。
反正,現在茶素醫院的骨科,可以在世界級別排個名號,普外不開年會,華國普外的年會都得夭折。
可就是不知道怎麼的。茶素醫院的婦產和婦幼,他們覺得,醫院有點偏心了。
張凡的家裡,張凡吃著米皮,臉上沒有一絲絲的變化,不過心裡是已經罵娘了。
蓋樓?這娘們不是好人啊,這尋求的是普通的就診大樓嗎?這是尋求獨立呢。